四方面21條舉措!河南發文加快推動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4-12-30 16:19:14 大河財立方

【大河財立方消息】近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疾病預防控制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要從系統重塑疾控體系、全面提升疾控專業能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組織保障實施力度四大方面,采取21條改革措施,加快推動全省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

具體措施:

布局建設7—9個省級區域公共衛生中心,提升市域聯動、協同作戰能力。

到2025年年底,各級各類綜合醫院、專科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規范設置公共衛生科室,全面履行公共衛生服務職責。

強化高等院校與疾控機構合作,聘任疾控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帶教,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科研人員按規定獲得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計入當年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但不受核定總量的限制,不納入總量基數。

建立公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醫療機構臨床醫生交叉培訓制度,探索人員雙向流動機制。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推動疾病預防控制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豫政辦〔2024〕78號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濟源示范區、航空港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疾病預防控制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3〕46號)要求,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創新為驅動、以科研為牽引,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強化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推動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奠定堅實基礎。

到2030年,完善多部門、跨地區、軍地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建成以疾控機構和各類專科疾病防治機構為骨干、醫療機構為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軍民融合、防治結合、全社會協同的疾控體系,健全集中統一高效的傳染病監測預警和應急指揮體系,建成國家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和若干省級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形成體制健全、機制順暢、權責清晰、功能完善、運行高效、協同聯動、保障有力的工作局面。

二、系統重塑疾控體系

(一)強化疾控機構核心職能。做強省疾控中心,重點強化傳染病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實驗室檢驗檢測、應用性技術研究、公共衛生信息統籌管理和大數據分析利用、對外合作交流等職能。加快推進省疾控中心國家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建設,打造中部地區公共衛生高地,發揮輻射支援和示范帶動作用。在科研投入、平臺建設、機構設置等方面給予省疾控中心相關政策支持,強化科研支撐和技術保障能力。做優市、縣兩級疾控中心,完成市、縣兩級疾控機構與衛生監督機構整合重組,理順運行管理體制機制,強化疫情防控和衛生健康行政執法職能。布局建設7—9個省級區域公共衛生中心,提升市域聯動、協同作戰能力。優化完善疾控機構職能設置,規范各級疾控機構面向社會提供公共衛生技術服務。(責任單位:省疾控局、省委編辦、省發展改革委、教育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健康委、鄭州海關和各省轄市政府,濟源示范區、航空港區管委會。以下均需各省轄市政府和濟源示范區、航空港區管委會負責,不再列出)

(二)強化醫療機構疾控職能。制定完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責任清單,將疾控工作履職情況納入醫院等級評審和大型醫院巡查內容。強化各級醫療機構傳染病監測與信息報告管理、傳染病流行病學調查與疫情控制、傳染病救治、預防接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職能。持續提升傳染病醫院和綜合醫院傳染病院區的傳染病診療、監測、檢測、培訓、科研、應急等能力和水平。到2025年年底,各級各類綜合醫院、專科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規范設置公共衛生科室,全面履行公共衛生服務職責。(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疾控局)

(三)深化醫防協同、醫防融合。全面推進醫療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深度協作,建立人才流動、交叉培訓、服務融合、信息共享等機制。全面落實醫療機構疾控監督員制度,在各級醫療機構設立專兼職疾控監督員,接受屬地疾控部門業務管理,完善疾控監督員選派、培訓、履職、考核等工作機制。探索疾控專業人員參與醫療聯合體工作,建立健全縣級疾控機構對縣域醫共體開展傳染病防控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機制,建立基層疾控工作片區責任制,完善網格化疾病防控網絡。(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疾控局)

(四)夯實疾控工作基礎。完善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工作機制,推動社會共治。堅持多病同防、多病共防,落實疾控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充分發揮村(居)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作用,促進愛國衛生工作與基層治理融合,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治理能力。學校、托幼機構及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等重點機構要結合實際,采取自主招聘、購買服務、專業托管等形式設立校醫院或衛生室(醫務室、保健室、保健觀察室),配備專兼職衛生技術人員或保健員,監管場所根據需要加強醫療工作力量,做好疾控工作。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疾控工作,培育志愿者隊伍。(責任單位:省疾控局、教育廳、公安廳、民政廳、司法廳、衛生健康委)

三、全面提升疾控專業能力

(一)提升監測預警能力。加快建立疾控部門牽頭,跨部門、跨區域、軍地互通,以傳染病多渠道監測、風險評估和預測預警為重點的多點觸發、反應快速、權威高效的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和機制。建設完善省、市、縣三級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中心,建立防治重大疾病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健全多部門分析研判機制,建強各級專業化分析研判隊伍,實現衛生健康、疾控、教育、工業和信息化、公安、民政、生態環境、農業農村、市場監管、藥監、氣象、海關等部門的聯動監測和信息共享,強化傳染病疫情和健康危害因素分析研判和結果運用。加強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工作,持續提升報告質量和規范化水平。暢通醫療機構報告、醫務人員直接報告、科研發現報告、檢驗檢測機構報告、群眾個人報告、輿情監測等信息渠道,完善不明原因疾病、嚴重癥候群、病原學檢測、病媒和動物宿主監測等信息監測體系,推進省統籌傳染病監測預警和應急指揮平臺建設,為防范化解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和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風險提供有力支撐。(責任單位:省疾控局、教育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安廳、民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局、藥監局、氣象局、鄭州海關)

(二)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加強各級疾控機構實驗室標準化和質量控制能力建設,規范檢測質量管理。加強省疾控中心國家區域重大疫情確證重點實驗室、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標準研制特色實驗室、病原微生物資源保藏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鑒定、不明原因疾病和新發再發傳染病診斷、食源性疾病病因溯源等方面核心檢測能力。構建完善市級疾控機構傳染病病原體快速檢測、有毒物質鑒別及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實驗室網絡,提升縣級疾控機構常見傳染病病原體鑒定及常規檢測能力。構建包括疾控機構、醫療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海關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和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在內的公共衛生實驗室網絡,實現資源聯動、統一質控、信息共享。(責任單位:省疾控局、發展改革委、教育廳、財政廳、農業農村廳、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局、鄭州海關)

(三)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聯動、社會共同參與、屬地管理和分類管理相結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制。完善分級分類、高效實用的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體系。加快國家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隊(河南)建設,配置移動式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及專業消殺車輛,補足現場處置裝備短板。強化省級傳染病應急隊伍管理,推進市、縣級應急小分隊建設,加強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自然災害事件應急處置培訓和演練,強化工作機制,提升以流行病學調查為代表的現場應急處置綜合能力。打造省級傳染病應急演訓基地,建成省衛生應急處置一體化指揮平臺、傳染病防控技術儲備中心、衛生應急物資儲備中心,全面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加強防控應急物資生產、儲備、運輸、輪換、處置的協同聯動,健全實物儲備、協議儲備、生產能力儲備相結合的儲備機制,完善并動態調整防控應急物資目錄,合理確定儲備規模。加快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平急轉換使用,切實提高應急保障能力。(責任單位:省疾控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安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衛生健康委、鄭州海關)

(四)提升傳染病救治能力。統籌應急狀態下醫療衛生機構動員響應、區域聯動、人員調集,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加快推進省人民醫院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提升傳染病防治和緊急醫學救援能力。大力改善傳染病醫療機構和專科疾病防治機構基礎設施條件,提升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能力和水平。每個省轄市和濟源示范區分別建設1所標準化傳染病醫院或相對獨立的綜合醫院傳染病院區,應有1所醫院建有獨立的兒童傳染病病區,每個縣(市)依托1所實力較強的綜合醫院建設相對獨立的傳染病院區或符合規范的病房樓,完善傳染病醫療服務資源布局。加快推進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和省中醫院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帶動提升區域中醫疫病防治能力,發揮中醫藥在傳染病防控領域的獨特優勢和“治未病”作用。加強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含中醫醫院)重癥、呼吸、創傷、急診等專科建設,提高重癥救治能力。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防病治病水平,優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構建分級診療格局。(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疾控局)

(五)提升公共衛生干預能力。加強艾滋病、結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多措并舉推動傳染病多病同防。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強化預防接種單位規范化建設和分級分類管理。鞏固消除瘧疾成果,降低黑熱病等重點寄生蟲病危害。堅持“防、控、治、管”綜合施策,控制和消除重點地方病。強化消毒與感染控制能力,做好病媒生物控制與媒介傳染病綜合防控工作,探索建立針對重大疫情防控不同規模、不同場景、不同階段的消毒處置、監測與評價應對機制。做實生活飲用水等環境衛生監測項目,健全環境健康風險評估制度,強化疾控、衛生健康、生態環境、氣象等部門環境健康協作。做好兒童青少年近視、肥胖、脊柱彎曲異常等學生常見病多病共防和綜合干預工作。加強職業衛生、放射衛生、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與標準、營養健康、傷害監測、老年人健康危險因素監測及重點慢性病綜合防控等工作。(責任單位:省疾控局、教育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衛生健康委、藥監局、氣象局、鄭州海關)

(六)提升行政執法能力。健全權責明晰、程序規范、執行有力的省、市、縣三級衛生健康行政執法體系。強化省級衛生健康、疾控部門統籌協調和監督指導職責,依法組織查處重大案件。市、縣級疾控主管部門負責疾控行政執法工作。市、縣級疾控(衛生監督)機構承擔本轄區公共衛生、醫療衛生等監督執法任務,執法人員身份參照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政策執行。加強衛生健康行政執法資源配置和規范化建設,2030年年底前全部達到規范化標準。按照規定配備執法車輛、取證工具、執法裝備,加強依法履職所需的業務用房等保障。健全衛生健康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加強監督執法隊伍建設,充實一線監督執法人員。規范基層衛生監督協管工作。提升疾控專業人員和監督執法人員統籌調度、工作聯動、全域協同能力。(責任單位:省疾控局、省委編辦、省司法廳、財政廳、衛生健康委)

(七)提升宣傳教育能力。宣傳、網信、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要協同建立平急結合的疾控信息發布、科學知識普及、社會宣傳動員和新聞輿論引導統籌推進工作機制。廣泛普及疾控政策和科學知識,教育部門要將其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各級各類媒體要加大健康科普宣傳力度。持續推進健康教育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探索符合疾控行業特點的健康教育活動和品牌,倡導踐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持續發揮公共衛生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建立科普專家庫、資源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普宣傳品牌。加強輿情監測和輿論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責任單位:省疾控局、省委宣傳部、網信辦、省教育廳、衛生健康委)

(八)提升科研攻關能力。以疾病預防控制新質生產力為引領,加快推進省預防醫學科學院建設,完善機構職能設置。對省疾控中心和省預防醫學科學院按照科研單位進行管理,強化科研引領作用,帶動提升全省公共衛生領域科學研究及成果轉化應用能力。支持省預防醫學科學院打造傳染病防控研究核心基地,重點加強重大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防控策略措施、核心技術、關鍵設備等科研攻關,建設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科技創新支撐平臺。在各級科技創新項目申報指南中設立重大疾病、傳染病防治、實驗室檢驗檢測關鍵試劑與設備等相關研發方向。支持各級疾控機構與醫療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合作開展基礎與應用性研究,實現資源共享。(責任單位:省疾控局、省委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健康委)

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一)加強人才培養。推進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支持省內醫學院校公共衛生相關專業碩士點、博士點建設。強化高等院校與疾控機構合作,聘任疾控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帶教,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實施高水平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支持計劃、疾控機構骨干人才培養培訓項目,推動高層次人才評選向公共衛生領域傾斜,選拔培養一批公共衛生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青年骨干人才,完善基層公共衛生人才定向培養制度。開展公共衛生醫師規范化培訓,培育建設國家公共衛生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落實公共衛生醫師處方權管理規定。建立公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醫療機構臨床醫生交叉培訓制度,探索人員雙向流動機制。(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科技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健康委、疾控局、鄭州海關)

(二)優化人員配備。按規定核定疾控機構人員編制并足額配備,推動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技術崗位原則上不低于單位崗位總量的85%,其中衛生技術崗位不得低于70%。公立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科室相應核定一定比例事業編制,配備相應資質人員。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人員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比例不低于25%,至少配備1名公共衛生醫師。(責任單位:省委編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健康委、疾控局)

(三)完善人才使用與評價體系。建立疾控中心分專業、分層次的公共衛生首席專家制度,按照專業領域設置首席專家崗位。優化崗位結構,將省、市、縣三級疾控機構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標準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擴大疾控機構用人自主權。健全符合疾控工作特點的人才評價和使用機制,建立符合衛生健康行政執法特點的職業晉升和交流制度。制定完善分層分類職稱評審標準,組建職稱評審委員會。在基層疾控機構開展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單獨制定評價標準,單獨組織評審。“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實行總量控制、比例單列,不占本地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健康委、疾控局)

(四)健全人員激勵機制。完善適應疾控體系改革發展、利于人員成長、激發工作活力、符合疾控體系人才隊伍特點的薪酬保障和激勵制度。按照“兩個允許”要求,科學合理確定疾控機構績效工資水平,充分落實內部分配自主權和特崗津貼政策。各級疾控中心承擔的縱向科研項目的間接經費以及橫向課題經費按照科研經費有關規定管理使用。科研人員按規定獲得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計入當年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但不受核定總量的限制,不納入總量基數。對疾控機構引進的急需緊缺、業內認可、業績突出的高層次人才,縣級以上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給予獎勵津貼和生活補貼,用人單位給予生活補貼和安家費等津貼補貼,可實行年薪制、項目工資、協議工資等靈活薪酬分配方式。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相關科室工作人員收入不低于所在醫療機構人員平均工資水平,探索建立相應津補貼制度。對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疾控工作專業人員和全科醫生,按照規定給予相應的津貼和保障。按照國家和我省有關規定對人才典型進行表彰獎勵。(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科技廳、財政廳、衛生健康委、疾控局、鄭州海關)

五、加大組織保障實施力度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強化各級政府對疾控事業改革發展的主體責任,把推動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納入本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防范重大公共衛生風險納入政府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疾病防治和保障職責。強化上級疾控機構對下級疾控機構的業務領導和工作協同,加強疾控工作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

(二)推進法治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河南省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條例》。持續完善疾控標準體系。加強公共衛生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和知識普及,增強全社會法治意識。(責任單位:省疾控局、司法廳、衛生健康委)

(三)建立穩定投入機制。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按照統籌規劃、分級負責原則,支持改革完善疾控體系,重點保障各級疾控機構所需基本建設、設備購置、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發展建設支出,所需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和業務經費按照預算管理規定納入政府預算。在科研投入、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各級疾控機構相關政策支持。落實對醫療機構開展傳染病防治等公共衛生服務的財政投入政策。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費用保障機制。(責任單位:省疾控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健康委、醫保局、鄭州海關)

(四)強化信息技術支撐。推進“數智疾控”建設,健全疾控信息標準體系、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完善傳染病智慧化多點觸發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機制,推動醫療機構信息系統與傳染病監測系統數據交換。深入推進“智慧衛監”建設,提升衛生監督信息化水平。積極探索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場景應用,提高數據集成和綜合治理能力。(責任單位:省疾控局、工業和信息化廳、衛生健康委、行政審批政務信息管理局、鄭州海關)

(五)深化對外交流合作。加強與有關國家(地區)之間公共衛生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對外傳染病防控經驗交流與項目合作。實施疾控人才海外進修培訓項目,每年選派專業人員赴海外開展業務合作與學習交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公共衛生領軍人才和團隊。持續推進公共衛生領域對外援助。(責任單位:省疾控局、省委外辦、省科技廳、衛生健康委、鄭州海關)

責編: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責任編輯:郭健東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成人免费看| 啪啪啪亚洲无码|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91在线|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五月天婷婷网亚洲综合在线|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性视频一区| 婷婷六月天激情|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www.国产福利|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日本三区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亚洲欧洲综合|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成色7777精品在线|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一级片免费网站|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日韩毛片视频|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国语视频|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乱伦视频|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二三区|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99热亚洲精品6码|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国产成人一区|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激情综合五月网|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91小视频在线| 午夜啪啪福利| 国产91丝袜| 狠狠色丁香婷婷| 高清免费毛片|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