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彩不設限·經濟熱力站”活動中,和訊網與北京多家媒體共同走訪了位于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核心地帶的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以下簡稱“算力中心”)。這座由舊廠房改造而來的綠色智能算力科技公園,不僅承載著北京市構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重要使命,更以“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產業賦能”的實踐,為全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北京樣本”。 正以“綠色+智能”雙引擎模式,為這場算力革命寫下極具示范價值的北京答卷。
東數西算戰略下的北京“算力坐標”
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旨在破解東部算力需求激增與西部資源(600139)閑置的矛盾,通過構建八大算力樞紐,實現數據與算力的跨區域高效調配。北京作為全國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其算力建設肩負雙重使命:既要支撐超大規模城市智能化運行,又要引領AI產業創新突破。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在2021年發布了《北京市數據中心統籌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3)》,其中關于北京市數據中心統籌發展目標主要包含建設高性能、綠色化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支撐人工智能算力服務,促進區域數字經濟發展。
北電算力中心選址酒仙橋——新中國電子工業搖籃,恰是這一戰略的落地縮影。項目以1.7萬平方米閑置廠房“煥新”為起點,通過智算化改造盤活存量資產,既呼應城市更新政策,又為數字經濟注入新動能。其3600個智能機柜、2000PFlops算力供給能力,正填補北京市級公共算力缺口,成為京津冀算力一體化的重要支點。
在技術架構層面,北電算力中心打破傳統IDC(數據中心)模式,構建“AI全棧服務能力”。項目首創“冷板式液冷+間接蒸發冷卻+多聯熱管相變冷卻”三重節能系統,將PUE值(數據中心能效比)鎖定在驚人的1.146,遠低于北京市1.2的準入標準。這意味著每年可節省超千萬度電,折算成本節省逾千萬元。更值得關注的是其“算電協同”創新:通過AI能效調優模型,動態匹配算力任務與能源分配,實現算效與能效的雙向優化。此外,項目外墻6000平方米光伏板年均發電23萬度,配合液冷余熱回收供暖系統,形成“自發自用+零碳循環”的綠色生態。這種技術密集與成本集約的平衡,正是數字經濟時代基礎設施建設的財經破題之道。
算力的終極價值在于賦能產業。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已布局醫療、政務、工業制造等多領域垂類模型矩陣,如與中日友好醫院合作的AI診療模型、鄉村振興AI村書記系統等。其“混元異構算力服務”更破解國產芯片適配難題:通過虛擬化技術將不同GPU聚合成統一算力池,既降低企業算力成本,又推動國產芯片生態成熟。據測算,項目投產后可為朝陽區AI企業節省30%以上算力開支,直接帶動數字經濟產業鏈產值增長。開放式的科技公園設計,更將算力展示、行業路演、公眾科普融合,形成產學研用閉環,激發區域創新活力。
憑借創新與不斷實踐,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已獲多項權威認可,包括入選“2024全國企業數字化應用創新十佳案例”、獲評“甲子光年AI算力層創新企業獎”等。其“舊廠房改造+綠色智算”模式為全國老舊數據中心及閑置資產轉型提供了可復制路徑,尤其在二三線城市智算中心建設中具備規模化推廣價值。項目亦入選北京首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案例,彰顯其作為數字經濟新質生產力系統的標桿地位。
北京市經信局相關人士表示,算力中心是北京市算力供給側改革的關鍵突破,其綠色低碳實踐與產業聚合效應將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能。北電數智負責人強調,項目以技術創新破解國產芯片適配、算力成本等產業痛點,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時代國企發展的新范式。
未來展望:算力基建的“北京模式”與全國啟示
北電算力中心的成功實踐,為全國算力基建提供了可復制范式。其一,綠色低碳技術組合可大幅降低TCO(總體擁有成本),為傳統數據中心改造提供路徑;其二,異構算力管理平臺或成破解“芯片孤島”的關鍵工具;其三,盤活閑置資產與城市更新的結合,創造社會與經濟雙重效益。隨著“東數西算”向縱深推進,二三線城市可借鑒北京經驗,以存量改造替代增量建設,快速構建智算能力。建議政策層面進一步加大綠色技術補貼、推動算力交易平臺標準化,同時鼓勵產學研聯合攻關,突破算力調度、安全等瓶頸。
對投資者而言,算力基建正從“重資產投入”轉向“智能服務輸出”。北電算力中心的案例揭示:低PUE值、高算力密度、綠色能源自洽能力,將成為評估項目競爭力的核心指標。同時,關注區域政策紅利——如北京“三個100”重點工程帶來的資源傾斜,以及產業集聚效應帶來的長期收益。對地方政府而言,算力中心不僅是基礎設施,更是數字經濟產業鏈的“磁石”,需配套數據要素流通、AI企業孵化等政策,形成生態閉環。
算力轟鳴聲中,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正以技術創新與財經智慧,書寫中國算力戰略的生動注腳。從酒仙橋的老廠房到AI時代的科技公園,這場轉型不僅點亮了區域經濟熱力,更為全國算力基建提供了可復制的“北京樣本”。隨著東數西算工程全面鋪開,算力引擎必將驅動數字經濟駛向更廣闊的藍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