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程帥星 文圖】進入“五一”假期,洛陽市偃師區府店鎮周寨村的櫻桃陸續進入成熟期。村民張育青家種植了14畝櫻桃,約400棵櫻桃樹,其中5畝“紅燈”(櫻桃品種)是今年創收的主要來源。
5月1日以來,盡管櫻桃尚未完全變紅,已有周邊游客前來咨詢成熟期和采摘價格。
張育青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這片5畝左右的櫻桃園已管理了六七年,園內“紅燈”個大、飽滿,入園采摘每斤20元。進入旺季,最高1天收入超過1萬元,有數百人進園。再加上批發、零售等渠道,年收入最高約13萬元。
離此不遠,他家還新種植了“齊早”“太平洋紅”等品種,屆時成熟期更早,游客也將有更多選擇。
與農戶自主種植櫻桃,順勢開放入園采摘不同,洛陽市新安縣千年櫻桃溝則呈現另一番景象:游客絡繹不絕,櫻桃攤位星羅棋布,快遞電商網點“鑲嵌”其中,露營帳篷整齊排列。
這里已是一處遠近聞名的成熟旅游區,游客在此不僅摘櫻桃、買櫻桃,還能乘坐各式觀光車領略距今1400多年櫻桃古樹的魅力,還能參與親子研學、露營燒烤等項目。
今年初,“洛陽市新安櫻桃傳統種植系統”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系河南省此次唯一入選該名單的農產品品種。
據了解,目前新安縣櫻桃種植面積已達10萬畝,年產值突破5億元,帶動3萬余農戶增收致富。自2009年起,該縣已連續舉辦了15屆櫻桃采摘文化旅游節,通過櫻桃品鑒會、騎行賽、攝影賽等活動,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
除了洛陽市新安縣,鄭州市二七區、三門峽市盧氏縣、南陽市鎮平縣都有“櫻桃溝”,當地也都走上了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路子。
在鄭州市二七區櫻桃溝,第十九屆櫻桃采摘季已于4月30日開幕。開幕式當天,當地還集中簽約了櫻桃溝·最鄉里、恐龍谷研學旅行基地等產業項目。這個櫻桃溝去年“五一”假期曾一舉沖上鄭州市景區接待游客量前五榜單,共接待游客46.8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575.65萬元。
據鄭州市二七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櫻桃溝重點培育生態旅游、休閑采摘、體育運動、研學體驗、電商淘寶、鄉村康養等七大產業。今年在景區內設置了非遺文化體驗、晚風音樂會等項目。
在南陽市鎮平縣老莊鎮櫻桃溝,采摘高峰期時,每天可接待游客近4萬人次,當地不斷開發采摘游、山水游,打造民俗體驗、餐飲住宿新業態,發展全域旅游,帶動當地人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責編:陳玉堯 | 校審:裴熔熔 | 審核:李震 | 監審:古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