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搶占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強競爭新優勢。
作為全國經濟第一大省和制造大省,廣東正在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
在廣東這片土地要談因地制宜地發展新質生產力,就離不開民營企業。數據顯示2023年,廣東民營經濟主體(含個體工商戶)總量突破1700萬戶,全國第一,占全省經營主體總量96%以上。廣東省工商聯數據顯示,廣東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稅收、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新增就業。
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力軍”,民營企業要如何把握新質生產力帶來的機遇?民營企業家又該如何應對當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變化、新特征、新趨勢?
近日,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廣東省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會長,福達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福亮向時代周報記者分享了一些他的觀點和看法。
圖: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廣東省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會長,福達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福亮
時代周報:你是如何理解新質生產力的,你覺得新質生產力對當前的國家發展與企業發展有什么意義?
王福亮: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新質生產力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具有強大發展動能,能夠引領創造新的社會生產時代。
新質生產力具有強大的戰略引領力。在帶動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具有重大引領作用,能夠引導一個國家或地區產業發展方向,形成頭雁效應并輻射相關產業,形成具有強大引領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打造出廣泛參與、資源共享、精準匹配、緊密協作的企業生態圈,加速全產業鏈供應鏈的價值協同和價值共創。
時代周報:作為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和廣東省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會長,你覺得目前民營企業的發展轉型中面對怎樣的難點和痛點,你認為企業要如何突破?
王福亮: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推動民營企業發展轉型仍有短板要補、弱項要強、難題要解。目前部分民營企業的確存在以下的一些問題:一是運營思維落后;二是調整轉型困難;三是內外聯動匱乏。
目前國內需求側的確相對疲軟,國際局勢多變,對出口外向型企業亦不太友好,但是企業還是要通過積極需求突破。
第一,企業需要通過創新成長戰略、科學管理體系、人才組織架構等方面進行轉型,以適應新的發展環境。第二,企業需要主動轉型突破瓶頸,圍繞“創新驅動、綠色低碳、數智賦能、強化融合”核心發展理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第三,盡管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企業還是要努力走出去拓寬海外市場,反哺國內科技創新,形成市場開拓與科技創新的正向循環。
時代周報:廣東作為制造業大省,民營經濟蓬勃發展,你覺得民營企業要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如何把握新質生產力帶來的機遇?
王福亮:廣東民營企業要掌握發展主動權,培育新的競爭優勢,“以新提質”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是戰略之舉、長遠之策。
發展新質生產力,一要把傳統產業作為抓手,堅持讓“老樹發新枝”,傳統產業不能被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要以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使其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二要讓戰略性新興產業“抽新枝發新芽”,遴選新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孵化;三是著眼未來產業,“育土春播”,有能力的企業要積極布局未來產業,爭奪未來產業主導權。
當下民營企業可基于現有的資源條件和產業發展的固有優勢,堅持以科技創新、數字創新作為企業主攻方向,培養更多具有前瞻性、導向性和變革性的新質生產力。在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促進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的同時,緊緊抓住產業數字化機遇,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數智化轉型,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產業新領地,開辟新賽道、搶占制高點。
時代周報:作為福達集團董事局主席,福達集團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有什么探索?
王福亮:集團積極響應新質生產力發展號召,堅持以綠色科技創新為驅動,加大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集團目前主要圍繞雙碳經濟、數字經濟為主要發展方向。
時代周報:你覺得民營企業家要如何應對當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變化、新特征、新趨勢,怎樣才能掌握未來發展主動權?
王福亮:未來的社會經濟競爭就是新質生產力的競爭,民營企業家必須要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緊迫感和使命感。首先,企業家要提高政治站位,緊跟國家發展大勢,切實領悟黨和國家政策,把自身業務發展與國家戰略有機結合。其次,要積極擁抱數字經濟浪潮,爭取在生產智能化、制造精細化、產品個性化、管理信息化、服務便利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最后,要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廣大民營企業家要扛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胸懷勇立潮頭的豪氣、善抓機遇的勇氣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志氣,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關于新質生產力的新理論、新政策、新部署,加快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步伐,努力掌握未來發展主動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