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美國總統拜登10日表示,美國政府正在討論是否取消特朗普政府時期對華加征的關稅,但尚未就此作出決定。
拜登當天在白宮就通脹問題發表演講后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美國政府正在討論是否取消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的關稅,看什么措施能產生“最積極的影響”。當被追問是否會削減或者取消對華加征關稅時,拜登表示還在討論,尚未作出決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000681)-VCG111371436204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本月3日宣布,四年前依據所謂“301調查”結果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兩項行動將分別于今年7月6日和8月23日結束。即日起,該辦公室啟動對相關行動的法定復審程序。
近日,負責國際經濟事務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達利普·辛格、財政部長耶倫就削減對華加征關稅接連表態,其背景是美國面臨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美國11月將舉行國會中期選舉,在供應鏈瓶頸仍存、勞動力市場供應緊張的情況下,美國通脹問題未見緩解曙光,俄烏沖突又加劇了危機,給白宮和民主黨帶來政治壓力。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已連續6個月高于6%,3月CPI同比上漲8.5%,漲幅刷新逾40年峰值。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的政策簡報指出,如果取消特朗普政府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的關稅、以“國家安全”為名加征的鋼鐵關稅等,可以降低美國CPI約1.3個百分點。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里·赫夫鮑爾日前表示,美國目前面臨高通脹壓力,美政府應減免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的關稅,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降低通脹水平、穩定通脹預期。
據央視新聞,在5月11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美對華貿易戰相關問題向發言人提問。
對此,趙立堅表示,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美方單邊加征關稅不利于中國,不利于美國,也不利于世界。
圖片來源: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微博
趙立堅說:“我還可以引用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最近在接受福布斯采訪時提到的一組數據,貿易戰到目前為止,并沒有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相反貿易戰讓美國公司和美國消費者增加了開支。自關稅生效以來,已經使美國公司損失超過1.7萬億美元,每年還使美國家庭開支增加1300美元。”
趙立堅還指出,在貿易戰啟動以來的前三年,即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這三年里美國每年對中國的出口都低于貿易戰前即2017年的水平。這期間美國丟失了超過24萬個工作崗位,這些數字可以充分說明貿易戰對誰都沒有好處。美國政府是時候重新考慮并盡早取消這些加征的關稅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