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2月27日電 斯洛伐克中國經濟貿易協會會長羅云標表示,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21年12月份發布的《2022年經濟藍皮書》預測,2021年中國GDP實際增速預計達到8%左右,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位于前列。“我們注意到,中國制造業尤其是高新技術制造業為此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2021年中國出口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工業生產也呈現持續增長的好勢頭。”羅云標稱。
羅云標認為,2022年新冠疫情仍有可能是全球經濟復蘇的絆腳石,全球經濟仍將面臨多重困難和風險挑戰,但從中國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解讀中,對2022年中國經濟活力指數充滿信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2年中國經濟工作要“穩”中求進,并對“六大關鍵政策”即“宏觀政策、微觀政策、結構政策、科技政策、改革開放政策、區域政策”提出了具體要求和部署,這充分說明中國政府對2022年經濟工作已經做過“沙盤推演”,胸有成竹。
“在制造業、外貿出口和工業生產均呈現強勁態勢的基礎上,加之政策上的保駕護航,我們有理由相信,2022年中國經濟穩步增長、不斷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羅云標說道。
展望2022年,羅云標表示,推動中外合作,探尋2022全球經濟機遇。隨著時代進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海外僑胞商業活動逐漸多元化,與祖籍國和住在國產業經濟融入度較高,對住在國相關產業經濟發展情況也比較了解,在新冠疫情情勢嚴峻的當下,海外華僑華人更應該利用自身優勢,發揮僑智僑力,當好住在國和祖籍國在經貿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的造勢者和踐行者。
羅云標稱,目前,中國的貿易伙伴遍布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世界的經貿聯系非常緊密。2021年,中國正式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廣交會、服貿會、進博會、消博會等國際盛會陸續舉辦,外商投資法及實施條例出臺實施,進一步推進海南自貿港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若干措施發布,增設天津、上海、海南、重慶為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有序擴大電信、醫療等服務業領域開放,深度參與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國際合作;同時,“一帶一路”倡議繼續走深走實,中歐班列快速發展,中巴經濟走廊高質量運行,雅萬高鐵、中泰鐵路、匈塞鐵路如期推進……這一系列組合拳和利好政策,為推動中外多領域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海外僑胞推動中外合作、尋求經濟機遇,在經濟領域“大顯身手”創造了最佳契機和環境,期待祖籍國僑務主管部門能加以引導和助推,共同做好中國經濟全球布局這篇大文章。(中新經緯APP)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