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圖蟲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作 者丨武瑛港
編 輯丨徐旭 李欣夷
“你覺得我會讓你活著離開濟南嗎?”近日,“濟南一美容院整形機構女老板毆打顧客”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此前報道:“我會讓你活著離開濟南?”整形醫院老板毆打女顧客?警方介入!院方回應:對方是醫鬧)
9月7日,涉案整形機構——濟南喜悅整形官微發布聲明,稱視頻中的顧客是專業醫鬧團伙成員,在視頻事件前一周曾在濟南另一家整形機構成功退費索賠35000元,一周后到濟南喜悅整形,為9個月前的眼部手術索賠50000元。
人民日報評論稱,輿論洶涌,是人民不滿醫美行業發展失序、維權不暢的折射,究竟是“職業醫鬧”,還是整形機構仗勢欺人,需要一查到底,給公眾一個交代。
9月8日,根據“濟南公安”官微,濟南市公安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局發布通報,目前已成立工作專班,對事件進行嚴查徹查,對任何違法行為絕不姑息,目前相關涉案人員已到案,正在審查過程中,調查處理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警方已介入調查,相信事件的來龍去脈會厘清。但是如果消費者與醫美機構產生矛盾,該如何正確并有效地維權呢?
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
根據中國青年網信息,多位醫美維權的消費者面臨的問題是,接受醫美手術時沒有留下病歷、合同,也極少有手術前后的檢查報告。甚至有人在手術失敗后,接受了五六次修復手術,卻沒有留下第一次手術的術后照片,導致維權時難以自證。
據相關分析,由于醫美的特殊性,很多整形失敗者在維權時面臨著舉證難、鑒定難等問題;因為缺乏配套法律法規,在各地司法實踐中,不同案例就糾紛索賠問題適用哪部法律還存在爭議。而一些醫美機構或推卸責任,或采取“拖延戰術”,或不斷壓低賠償價格,給當事人維權設置重重障礙。
也正因此,現實中醫美維權難的案例屢見不鮮。比如,有磨骨失敗的患者,自述拿不到病歷、三年維權未果;有人在接受吸脂手術后產生瘢痕增生,卻被醫美機構認定是個人體質原因;還有人不僅維權未果,更在多番撕扯拉鋸后,被醫美機構告上法庭索賠百萬。
有多次醫美案件處理經驗的律師趙雙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消費者和醫美機構之間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對稱,比如關于醫院資質、醫生資質,以及手術過程中的手術記錄,還有當事人簽署的病歷文件等,很多醫院沒有把相關文件和記錄給到消費者。
建議消費者手術前,要對醫美機構權威度和醫生水平進行充分評估,到醫院后,消費者在術前要和醫生充分溝通,并且最好有溝通記錄。
比如消費者到醫美機構做假體隆胸手術,術前和醫生溝通,使用某個品牌,放在某個位置,但術中,醫生卻使用其他品牌假體,放在了不一樣的位置,如果出現這些問題,消費者如何證明之前有相關溝通內容?所以一定要在前期形成書面文字,術前也讓醫生出示產品的相關合格證明。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會員楊承禹也曾表示,如果確有問題,消費者可以首先向醫院投訴,在投訴前先要向醫院提出復印病歷的請求,或同時提出封存病歷的要求。
因為病歷與醫療事故的鑒定關系十分重大,是鑒定結論的重要依據,所以拿到原始病歷非常重要。對于病歷的復印封存國家都有明確的規定,并嚴禁偽造、涂改、隱匿、銷毀或搶奪病歷。
吉林省某醫美醫院院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醫美行業這類矛盾處理起來比較復雜,因為手術不可能百分百完美,現在做得再好,可能10年、20年后,看起來就會有缺陷。
“原則上和做手術之前相對比,如果能改善80%,效果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有些消費者或許不這么想,要求可能很高,心中的預期效果是90%或100%,這就是矛盾之處。”
上述院長表示,另外就是關于審美,美的標準因人而異,如果這一矛盾無法解決,最終就要找第三方的專家做醫療鑒定,過程依然比較復雜。
專業醫鬧是否真的存在
濟南喜悅整形發布聲明,稱視頻中的顧客是專業醫鬧團伙成員,在醫美行業,專業醫鬧是否真的存在?
據了解,醫鬧一般是指受雇于醫療糾紛患者的第三方,與患者家屬一起,采取各種途徑以嚴重妨礙醫療秩序、擴大事態、給醫院造成負面影響的形式,給醫院施加壓力并從中牟利。
趙雙律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醫美行業的確存在醫鬧行為,其目的就是抱著醫院擔心出現負面新聞影響經營、醫院愿意大事化了的僥幸心理,向醫院進行毫無依據的索賠,但其實醫院可能沒有過錯。
這種情況下,醫院如果規范管理,充分了解并記錄消費者的既往病史、手術史、術前溝通、術中流程等,那么對醫院自身也是一種保護。
“因為醫美畢竟不像普通醫療行為,而是存在比較強的主觀性,也與消費者身體基礎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可能手術完,醫生覺得沒問題,但是消費者認為有問題。”
趙雙進一步表示,產生矛盾后,部分消費者會選擇曝光或起訴,這種情況下,醫美醫院往往會選擇退款或賠償,因為不論最后官司輸贏,都會對其名譽產生一定影響。若最終消費者起訴,那么醫療機構也要證明自己的醫療行為完全符合醫療規范。
吉林省某醫美醫院院長也表示,對于醫美行業,國內個別地區存在醫鬧,但整體不多,和其他醫療領域的醫鬧數量沒有很大差別。
“如果真有醫鬧,會對醫院的正常運行造成很大影響,國內醫美機構遇到醫鬧后只能報警,但是警察來了也只能調解,調解不了也很難再管,不過一般普通老百姓(603883,股吧)不會有這么大能量,醫鬧很多都是有組織的。”
上述院長說道。
據了解,2012年,衛生部、公安部印發的《關于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顯示,有在醫療機構焚燒紙錢、擺設靈堂、擺放花圈、違規停尸、聚眾滋事,以及其他擾亂醫療機構正常秩序的行為,將由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本期編輯 陳思 實習生 王綺彤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