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一年一度的三八節,朋友圈美女們曬花曬旅游的不少,但,我們的三八節真的過對了嗎?
為此,安君專門錄了一期視頻聊這個事,喜歡看視頻的朋友可以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安君叔叔”視頻號。
喜歡閱讀的朋友,請繼續往下看。(全文約1800字,讀完約3分鐘。雖然安君吹牛也打草稿,但肯定不會照稿念,因此看了視頻也可以讀文字,讀了文字也可以看視頻。)
今天是2021年3月8日,在中國是“國際勞動婦女節”,而3月也是美國的“女性歷史月”。2018年3月,麥當勞把加州的一家店的金拱門倒過來,變成“W”,以紀念婦女節,而今年的3月,谷歌發布了一個視頻短片,致敬各行各業的第一個女性,可惜,他們漏掉了第一個女數學家。
安君叔叔就狗尾續貂,補上這一段。
歷史上第一個女科學家叫希帕蒂婭(Hypatia),比陶淵明小幾歲,她生活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當時的亞歷山大是世界科學的中心,在這里:
歐幾里得寫出了《幾何原本》;
希羅費羅確定我們用大腦而不是用心臟思考;
埃拉托色尼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阿波羅尼斯研究了圓椎曲線并發明了“本輪-均輪”學說;
希羅證明了空氣的存在,并發明了杠桿、滑輪和蒸氣機。沒錯,蒸氣機在瓦特之前1700年已經發明了,可惜浪漫的希臘人只把它當成玩具而沒想到實用;
托勒密完成了《天文學大成》和《地理學指南》;丟番圖創建了代數學……
這些成果大部分都出自亞歷山大博物館——這可比大英博物館牛得多!
“博物館”的希臘文本義是“繆斯神廟”,而繆斯是希臘神話的“智慧與知識女神”。因此,那時的博物館是科學研究機構,和今天的科學院差不多。
至于亞歷山大博物館為什么這么牛?孩子他沒娘,說起來話長,以后再專門聊,今天是三八節,我們重點聊美女。
阿波羅和9位繆斯(拉斐爾《帕納索斯山》)
希帕蒂婭正是亞歷山大博物館的館長。她曾注解阿波羅尼斯、托勒密、丟番圖的著作,可惜都失傳了。
希帕蒂婭不僅聰明、博學,還擁有迷人的美貌和高雅的氣質——安君叔叔收藏了她的一張畫像。還有勁爆的,這是英國畫家查爾斯﹡米切爾1885年的油畫。
這是網絡游戲中的希帕蒂婭——也不知道該不該向我們家的大學生推薦這款游戲。
如果在今天,這樣的美女教授肯定會成為網紅,1600年前也是如此——看來,我們的審美和古希臘人差不多。
希帕蒂婭早年在雅典求學時,希臘人就評價這位“非洲留學生”:柏拉圖的腦袋長在了阿弗洛狄忒的身上——阿弗洛狄忒是希臘神話中的“愛與美之神”,后來羅馬人給她改了個名,叫“維納斯”。
為了聽美女老師講課,各行各業的人們從世界各地來到亞歷山大,甚至有人在教室外面搭帳篷露營——對,就是前些年粉絲搶新款iPhone的勁頭。
和蘋果公司不同,希老師一點也不“高冷”,你可以在街上攔住她,向她請教。不管是哲學,還是數學、天文學問題,她都能深入淺出地解答。托勒密城的主教是她的學生,曾寫信向希老師請教星盤和水鐘的制作——這封信流傳至今。
知道這位“網紅”女老師還是單身后,很多人開始追求她,她卻不屑一顧。據說有一次被逼急了,她索性掀起裙子,生氣地說:“你所愛的是這個不干凈的傳宗接代的象征,而不是什么美好的事物。”——也有人說她把被經血污染的布片給求婚者。
巴勒斯坦馬賽克畫中公元前1世紀的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城到處都是希帕蒂婭的粉絲,包括總督。
盡管基督教已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但很多人還不是基督徒,包括希帕蒂婭和這位總督。
公元415年,在一次宗教爭端中,總督處死了一位暴力抗法的基督徒。
亞歷山大城的主教是狂熱分子西里爾,他拿總督沒轍,就煽動基督徒在大街上把希帕蒂婭從馬車上拉下來,撕掉衣服,拖到教堂,用蚌殼把她身上的肉割掉,再把還在顫抖的手足砍下來投入火中。
希帕蒂婭蒙難是基督教歷史上的重大污點。盡管教會不承認曾施以如此的酷刑,但基督教歷史學家也感嘆:“這么不人道的舉動……使整個亞歷山大所有教堂蒙羞”。
拉斐爾的名畫《雅典學院》中,希帕蒂婭站在蘇格拉底和畢達哥拉斯之間,是全場唯一的女性。
拉斐爾敢把她畫到教皇的書房,而教皇居然同意了——文藝的復興離不開開明的領袖。
盡管希帕蒂婭沒有后代,但現代的女哲學家們自稱為“希帕蒂婭的女兒”,有一份哲學期刊就叫《希帕蒂婭》。
關于希帕蒂婭的最新文藝作品是2009年的西班牙電影《廣場》。導演安排希帕蒂婭的奴隸在施刑前悄悄殺死了她——這位奴隸長期暗戀女主人,但也是基督徒。
慘案發生后,教會沒有受到懲處,皇帝反而開除了所有不信仰基督教的公職人員。西里爾還被教會封為圣徒。學者們紛紛逃離這個危險的城市,亞歷山大從此不再是世界科學的中心,直到今天。
屢經磨難,仍能堅持哲學和科學追求的學者越來越少。有歷史學家感慨:“毀滅很小一部分人口,便足以毀滅科學”。
因此在科學史上,希帕蒂婭之死和哥白尼之死都是里程碑,前者標志著古典科學的謝幕,后者標志著現代科學的揭幕,中間隔了八百多年。
我們再看一張照片,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與會科學家合影,唯一的女性是居里夫人。從希帕蒂婭到居里夫人,隔了1500年,占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的1/3。
也許,好好培養女孩的科學興趣,才是過三八節的正確姿勢!
那么,如果你們家有女孩,請長按下圖關注“安君叔叔的親子科學課”:
如果你聽得懂安君的“安普”,可以看看這個15分鐘的無字幕超長視頻,除上文外,還涉及其他一些內容:比如三八節的來歷,再比如亞歷山大城的來歷……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安君叔叔的親子科學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