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漲,在資本市場上掀起腥風血雨。
完了之后,資本市場各路神仙開始解讀,說啥的都有。當然老李也有自己的想法,事實上,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解讀是否合理,反正我談談個人的思考吧,你覺得我說的沒有道理,就當我沒說。
市場上不少人把10債上升,解讀為對通脹的擔憂,如果沿著這個思路推理,個人有一個疑惑:
我們知道,國際黃金價格與實際利率走勢呈反比,與通脹率呈正比,既然10債上升是由于對通脹預期的擔憂,那么黃金價格為何不漲反跌呢?誰來給我解釋一下?
看樣子,把10債價格下跌(收益率與價格呈反比)看作是對未來通脹的擔憂,有失牽強。
還有人認為10年美債上升是由于全球對于美債的拋售,我覺得更站不住腳。
我們都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識:美國10債是全球資產定價之錨,它背后有政府信用作為擔保,全球世界根本不擔心美國還不上錢,最不濟開動印鈔機不就行了。
再加上,由于疫苗的大范圍使用,美國經濟正在從疫情中走出來,這個時候拋售美債,那去年美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們去哪了?
為了更好給大家講一下美國10債收益率上升的原因,我們先講點基礎性的東西。
我們知道,債券的票面利率與市場利率是兩碼事,票面利率是固定不變的,票面標明是5%就永遠不會變,就比方說一張1年期5%利率的債券,價值100元,你買入之后,持有一年到期,你就會收到105元。
不過,債券作為重要資產,它和股票一樣,都可以在交易所流通交易的,特別是對于一些期限很長的債券,如10年期國債,很少有普通投資者會買入并持有10年的,他們也會擇機交易。
我們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
假如老李花100塊錢買入一張票面利率為5%的1年期國債,我肯定想以超過100元的價格賣出去,如果我是以101的價格賣出去的,買入這張債券的人,名義上他持有到期,會獲得105元的收益,但是其實際收益卻是104,因為他從我手上買入債券的時候花了101塊錢,這張債券的市場利率為4/101。
當然,如果我以99元賣出去,買入這張債券的人的實際收益率為6/99。
大家看到沒有,債券買入價格跟其實際收益率呈反比,價格越高(101),其實際收益率(4/101)越低,價格越低(99),其實際收益率(6/99)越高。
我們沿著這個思路接著往下想,我為啥會選擇以101或99的價格賣出這個債券呢?
我以99元賣出為例,理由有2:
1是我相中一個更賺錢的買賣。比方說我聽到內幕消息,某只股票今年要上漲20%,朋友讓我趕緊入手,我肯定會抓緊賣掉債券買入股票,為了盡快出手,即使便宜點也無所謂。
2是我家里有急事,我向身邊的朋友借錢,他們也都很缺錢,我實在沒有辦法,只有賠錢賣出了,人命關天的事情,我也沒有辦法。
我以101元賣出債券,理由也很簡單:這個市場上賺錢的機會非常少,即使有,也都是低于5%的收益,你如果想我的年化收益為5%的債券,得加錢!
如果大家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來看美國10債的情況。
我們知道,美國10債的安全性高,因為美國可以能自己的稅收或者開動印鈔機來償債。
這樣的話,如果10債收益率上升,這對于愿意買美債的國家或個人可是好事,他們賺的錢更多了。
但是對于其它資產就不是好事了。
你美債最香,你又把收益率提高了,那么其它資產(如金融債、企業債)只有同步提高利率,否則沒人買了。
如果進行極端思考的話,若股票市場的平均收益率不如債券高,誰還去買股票?畢竟買股票有賺有虧,買債券穩賺不賠。
帶著以上思路思考,10債其實就相當于美國的融資基準利率。
10債利率上升,在這個市場上融資的成本都得上升,不然的話,誰愿意把錢借給你?我拿著100塊錢買10債,1年能賺1.6,借給你,一年只給我1塊,我傻啊?
市場上融資成本上升,自然愿意借錢的人就會減少,這就相當于起到加息的效果。
如果我們站在商業銀行的視角也能夠想的通,商業銀行一般都是拿債券向央行換取資金流動性,而債券收益率上升,商業銀行的融資成本同步提高,其用于放貸的資金就會減少,放出去的資金利率也會上升,這就是造成市場上用錢成本的同步提高,如房貸利率、企業貸款利率等,企業與居民借錢的意愿也會下降,企業不敢開工,居民不敢過度消費……
那么,美國10債收益率上升無外乎2個原因:
1、美國經濟開始有一定的向好,投資者愿意低價賣出10債,買入其它資產;
2、投資者擔心美國通脹復蘇,后期美聯儲會收緊貨幣,整個市場上的資金都在變少,不得不變賣資產。
我們知道,所謂通脹,無外乎是市場上的支出總額遠大于這個市場上的總銷量,即總支出>總銷量,而總支出/總銷量=價格,這個很簡單,你賣胡蘿卜總共賣100塊錢,總共賣了100斤,那么胡蘿卜的價格就是1塊錢1斤。
好,我們沿著這個思路擴展:
這個世界上的總支出包括兩類,1類是貨幣,1類是信用,貨幣+信用=總支出,而總銷量大致包括三類:商品、服務、金融資產。
明白我說的這些道理之后,對你的投資才會形成正確決策,你就會了解
1、全球經濟仍在共振復蘇過程中,復蘇仍然是主基調,未來大宗商品的價格還有一定上漲的空間。
2、為了應對輸入型通脹,中國流動性邊際緊縮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這對于股市一定是利空消息,等到中國最終擺脫通脹困擾,股市的日子自然會好起來。
這兩點判斷,對于你的投資至關重要,我再舉個例子:
剛過完年那會,一位金主找到我,想讓我幫他分析一個大宗商品乙二醇的價格走勢。說實話,我對乙二醇幾乎一無所知,但是這沒有關系,我只需要把這個東西納入我的投資體系,這個體系中有嚴密的內在結構,任何瑣碎的消息,只要從這個結構體系走一遭,就會榨出油來。
后來,我用3天時間給他做了一個投資框架,大概是這樣的:
宏觀上:
1、全球經濟復蘇仍然是主基調,短期無需考慮通脹的困擾,大宗商品仍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2、宏觀政策:國內流動性邊際收緊,但是化工品受到原油價格的影響,而國際原油價格仍然有一定的上漲空間,這也對化工產業鏈構成利好。
產業:
1、產業鏈,乙二醇為乙烷、乙烯,下游是紡織業中的滌綸、短纖、聚酯
供給:
1、美國化工產業鏈是全球乙烯的來源地,中國乙二醇及其上游材料對進口依存度高,2020年乙二醇進口量達1050噸,這也構成影響乙二醇價格的主要矛盾,以及投資邏輯思維的出發點。
若非如此,乙二醇價格不可能在春節之前處于下跌趨勢中,而一旦美國遭遇嚴寒天氣,價格趨勢立馬改變。
2、當前乙二醇國內產能高,擴產能力強,但是乙二醇產能在6月份左右才能夠完全釋放出來。
關注指標:乙二醇發運量、到港量,以及美國冰凍自然災害何時結束、乙烷利潤及市場價格
需求分析:
1、春節期間,大批工人就地過年,工廠停工率低,乙二醇下游產品聚酯的需求量仍很大
得出結論:
宏觀面復蘇共振+原油價格仍有上漲空間+乙二醇下游需求強勁+庫存持續下滑+乙二醇現貨漲價
經過分析,美國冰雪天氣構成主要變量,要深刻觀察冰雪天氣何時結束,密切觀察國內各個港口產品去庫情況,在此期間,謹慎做多,大致估計,乙二醇行情已經進入后半段。
這是我結合宏觀基本面以及產業基本面給這位金主的建議,前期文章我也大致提了一下我的個人思路。最近幾日,乙二醇期貨價格上漲15%左右,由于期貨的保證金交易制度,做多該產品的收益接近翻倍。
這就是宏觀分析的魅力,這也是投資邏輯的魅力、演繹法的魅力,只有這樣,你才會在投資過程中,做一個冷血殺手。
各位讀者:
針對大家買房、炒股、理財上遇到的困惑,我在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上整理了一個文檔《小白買房炒股壓箱底干貨50篇》,包含樓市篇、股市篇、匯市篇、哲理篇、層次理念等,干貨多、實操性強、內容通俗,供廣大讀者學習閱讀。
特別說明,《小白買房炒股壓箱底干貨50篇》內容不收取費用,主要是感謝一直以來各位讀者對小白老師原創的支持。
如果大家想學習,可以添加微信:xiaobaiducaijing3(小白小助手3)向我的助手獲取。添加時注明:小白讀者。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