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2月28日消息,在今天舉行的2019(第四屆)國企管理年會暨(第五屆)國企管理·財務管理創新峰會上,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黃群慧在演講中表示,中國國有企業要成為世界一流企業,要“過三關”,就是深化改革關、管理創新關、競爭中性關。
他表示,在十九大報告里,混合所有制改革、高質量發展、創建世界一流企業是聯系在一起的,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指標可以借鑒高質量發展的指標。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黃群慧表示,高質量發展就是經濟發展能夠更高程度體現新理念要求、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高質量發展應該具有創新是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需要、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一組經濟發展特性。
他認為,所謂世界一流企業,是在重要的關鍵經濟領域或者行業中長期持續保持全球領先的市場競爭力、綜合實和行業影響,并獲得全球業界一致性認可的企業。中國國有企業要成為世界一流企業,要“過三關”,就是深化改革關、管理創新關、競爭中性關。
他表示,“十四五”國有企業改革應遵循三個原則:
更好地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求。一方面,要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推進國有企業自身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要以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為導向,服務于整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更好地服務整體國家使命和戰略要求。國有經濟功能定位可以更加明確,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戰略,服務于民生目標,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一帶一路”、制造強國戰略等國家使命中發揮關鍵作用。
更好地滿足協同推進改革要求。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需要協同考慮有利于建設公平競爭環境、解決自然壟斷行業的壟斷問題、有利于建立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本管理體制、有利于形成兼有規模經濟和競爭效率的市場結構、有利于化解產能過剩問題等各方面要求。(新浪財經 劉麗麗)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