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22日報道 外媒陳,為阻止英國“硬脫歐”,英國內閣15名部長或倒戈反對首相特雷莎·梅。同時,梅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會見,也未取得突破。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月21日報道,英國脫歐在即,但前景仍未明朗。美國媒體21日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假如英國未能就脫歐問題與歐盟達成協議,或有多達15名部長甘冒被撤的風險,倒戈反對首相特雷莎·梅,阻止英國如期脫歐。
報道援引彭博社消息稱,多名部長正考慮投票反對特雷莎·梅的脫歐策略,此舉將令她的權威面臨挑戰。有消息人士指,這些官員或會支持跨黨派的協議,以阻止英國在3月29日以“硬脫歐”的形式離開歐盟。
另據德新社2月20日報道稱,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當天在會晤時并沒有在英國脫歐問題上取得突破,但一份聲明稱兩人將在2月底前再次會晤。
這份聲明稱:“兩位領導人一致認為會談是建設性的,他們敦促各自的團隊繼續本著積極的精神探索各種選項。”
聲明還稱:“他們將在未來幾天再次評估進展,讓歐盟和英國在未來建立緊密且獨特的伙伴關系。”
執政黨一團亂麻,在野黨工黨也不消停。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月21日報道,工黨8名國會議員因不滿黨魁科爾賓的脫歐立場及黨內的反猶太主義現象,先后決定離開工黨。執政的保守黨20日也有3名議員因脫歐問題而“跳船”,上述共11名議員結盟成國會內第四大勢力。
報道指出,7名工黨議員18日宣布退黨,造成英國政壇自1981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分裂。此后,工黨議員萊恩也于20日退黨抗議,她直斥科爾賓“在黨內引入及容許反猶太主義”,并指他有份煽動硬脫歐。
同日,保守黨3名留歐派議員也去信特雷莎·梅宣布退黨,并將加入上述8名前工黨議員新組成的“獨立團體”。(編譯/湯立斌)
【延伸閱讀】特雷莎·梅脫歐備選方案再遭否決 英國或將無協議脫歐
參考消息網2月16日報道 英媒稱,特雷莎·梅的脫歐備選方案2月14日在議會遭遇慘敗。在她尋求與歐盟就脫歐協議重新談判之際,這一結果進一步削弱了她的可信度。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月14日報道,這位英國首相以258票對303票輸掉了這次極具象征意義的投票,這凸顯了就英國脫歐協議達成一致的難度。
工黨領袖杰里米·科爾賓說:“今晚的投票顯示,支持首相在脫歐問題上行動方案的人并不占多數。”
報道稱,理論上,這位首相只有差不多40天的時間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獲得議員們的批準并推動議會實施立法——這樣英國才能如期在3月29日脫歐。但14日的失敗令人對她兩周前的說法產生嚴重懷疑,當時她聲稱“絕大多數”議員“堅持不懈地”支持她的做法。這樣一來,無論梅是否與歐盟達成協議,都將提高人們對英國推遲脫歐的預期。她與歐盟最初的協議在去年11月達成。但上個月這一協議在下院被否決,而且反對票比贊成票多出230張,創下紀錄。
報道稱,14日當天,共有67名保守黨議員沒有投票支持政府的動議,有5人投了反對票。
報道指出,反對派來自保守黨的兩個派別——疑歐派和親歐派。
許多疑歐派人士認為,作為與布魯塞爾的談判策略,保留無協議脫歐的方案是必要的。一些人還抱怨說,政府沒有認真考慮替換防止愛爾蘭島上出現硬邊界的后備計劃。
歐盟說,它不愿意重新討論退出條約的文本——包括后備計劃。疑歐派說,這可能會將英國“困在”與布魯塞爾的關稅同盟之中。然而,一些歐盟官員已經討論過向英國提供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保證,確保這項措施將是暫時的。
報道稱,更糟糕的是,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斯蒂芬·巴克利對下院說,英國3月29日可以在不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脫離歐盟。此舉招致了親歐派保守黨議員的批評。
上月率先提出拒絕無協議脫歐的保守黨議員卡羅琳·斯佩爾曼指責政府“蔑視”下院。
前內閣大臣奧利弗·萊特溫說,巴克利的言論“令人害怕”。議會可能很快不得不承擔“可怕的責任”,像“內閣”一樣管理這個國家。
報道稱,經歷這次失敗后,唐寧街似乎站在了更大的疑歐派一邊,指出“一些保守派同僚對現階段放棄無協議脫歐的擔憂”。梅承諾在2月底之前向議會提交修訂后的脫歐協議,或者在2月底之前給議員們一個就脫歐方案進行投票的機會。
議員們當天共進行了三次投票。他們否決了工黨和蘇格蘭民族黨的修正案,前者打算迫使政府在2月27日之前再給議員們一次投票機會,而后者則呼吁采取措施取消英國脫歐。
報道指出,保守黨的安娜·蘇布里和工黨的丘卡·烏蒙納提出了另一項修正案,原本是要下令公布政府對有關無協議脫歐的評估結果。但在政府承諾公布一些信息后,這項修正案被撤銷了。
巴克利試圖在當天下院辯論開始時安撫疑歐派的保守黨議員。他說:“我們作為議會確實需要保持冷靜,我們確實需要向和我們討論這一協議的歐盟人士發出明確信號。”
另據路透社2月14日報道,英國脫歐事務大臣巴克利當天說,除非歐盟愿意作出讓步,使英國議會能夠通過首相梅的脫歐協議,否則英國下個月將在無協議的情況下脫歐。
巴克利說,2018年通過的立法意味著英國將在格林尼治標準時間3月29日23時脫離歐盟,不論屆時是否達成了協議。這項立法的地位優先于議會上月通過的宣布不能無協議脫歐的動議。
巴克利對議會表示,議會“已經通過了要求我們在3月29日離開歐盟的立法,并且醒目地把這個日期寫在了法案文本的封面上。坦白說,這項立法在地位上優先于那項動議”。
(2019-02-16 11:43:02)
【延伸閱讀】英議會否決首相“脫歐”動議 歐盟對特雷莎·梅漸失信心
參考消息網2月15日報道 外媒稱,英國議會下院14日投票否決了首相特雷莎·梅提出的一項動議,該動議要求議會支持政府與歐盟談判修改脫歐協議。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月15日報道稱,14日,英國議會下院經過辯論,最終以303票反對、258票支持的投票結果,否決了這項動議。
投票時,執政的保守黨部分脫歐派議員因擔心該動議可能導致英國排除“無協議脫歐”可能性,從而拖延脫歐而最終選擇棄權。
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在投票結果公布后說:“動議被否決說明首相應拿出一份清晰明了的脫歐方案。”
分析人士認為,當天的投票并無法律約束力,但反映出保守黨內部在脫歐問題上的巨大分歧,也將損害英國政府在與歐盟談判時的公信力。
1月底,英國議會下院曾通過一份涉及脫歐協議的修正案,要求特雷莎·梅與歐盟繼續談判,用新方案取代現有脫歐協議中涉及“愛爾蘭邊界問題”的相關內容。按目前安排,如英歐未能在修改脫歐協議問題上取得進展,議會將在本月底投票決定下一步安排。
根據此前協議,英國將于3月29日正式退出歐盟。
另據路透社2月15日報道稱,英國脫歐大臣斯蒂芬·巴克利14日說,英國將在下個月在無協議的情況下脫離歐盟,除非歐盟作出讓步,允許英國議會支持首相特雷莎·梅的脫歐協議。
巴克利說,去年通過的立法意味著,無論是否達成協議,英國都將于格林尼治時間3月29日離開歐盟。
此外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2月15日報道稱,英國的計劃脫歐日期日益迫近,歐盟領導人仍在等待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信號,以便決定在脫歐協議談判中采取什么樣的后續舉措。
與此同時,這些領導人對梅說服英國議會多數成員支持任何協議的能力正失去信心,令英國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增大,而無協議脫歐是雙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報道稱,歐盟官員稱,現在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如果要達成協議,那么計劃中的英國脫歐日期將不得不被推遲。但英國領導人對此予以否認。計劃中的英國脫歐日期為3月29日。
(2019-02-15 11:02:56)
【延伸閱讀】英首相:脫歐后北愛爾蘭不設“硬邊界”
參考消息網2月7日報道 據美聯社2月5日報道稱,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對北愛爾蘭的商界領袖說,她正在尋求修改英國的脫歐協議,但不會完全廢除其中有關愛爾蘭邊界的條款,這是脫歐協議中最有爭議的部分。
報道稱,為緩解人們對恢復海關報關站和車輛檢查的擔憂,特雷莎·梅在貝爾法斯特表示,英國政府致力于阻止在歐盟成員國愛爾蘭與英國北愛爾蘭之間于英國脫歐后修筑實體邊界。
這位首相說,她在貝爾法斯特“是為了重申我對實現英國脫歐的承諾,這一承諾將確保在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之間不會重建實體邊界——這一點是不可動搖的”。
特雷莎·梅的保證無助于解決英國脫歐過程中的邊界困境。
英國計劃于3月29日脫離歐盟,但脫歐協議尚未得到批準,因為英國議會上個月投票否決了特雷莎·梅的計劃,部分原因就是擔心這個邊界保障機制。這一保障機制將使英國繼續留在與歐盟的關稅同盟中,從而在永久性的新貿易關系建立之前不需要在邊界設立檢查站。
但許多支持脫歐的英國議員擔心,這種機制會誘使英國在監管上與歐盟步調一致,他們說,除非取消這一機制,否則他們不會投票支持脫歐協議。
然而,歐盟領導人堅稱,歐盟去年年底與梅政府達成的英國脫歐協議不能重新開始討論。
(2019-02-07 09:54:23)
【延伸閱讀】英重啟冷戰時期應急計劃 外媒:若脫歐失控先轉移王室
參考消息網2月4日報道 外媒稱,據英國兩家報紙報道,英國官員重新啟用冷戰時期的應急計劃,一旦英國下個月脫歐過程不順,在倫敦引發騷亂,就將王室成員轉移。
據路透社2月3日報道,“這些緊急疏散計劃自冷戰以來一直存在,但現在改變了用途,防范在英國無協議脫歐后發生內亂。”《星期日泰晤士報》援引內閣辦公廳消息人士的話說。內閣辦公廳負責處理敏感的行政問題。
《星期日郵報》說,它獲悉了將包括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內的王室成員送到倫敦以外安全地點的計劃。
英國政府正想方設法,在3月29日的脫歐期限之前爭取議會支持其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同時政府和企業都在為無協議脫歐制訂應急計劃。
商業團體曾告誡說,如果歐盟進口商品因為新的海關檢查而長時間延誤,那會造成廣泛的混亂,甚至有可能出現食品和藥品短缺。
報道稱,92歲的女王上個月對一個地方婦女團體發表的年度講話,被解讀為女王呼吁政治人物為脫歐達成協議。
熱烈擁護英國脫歐的保守黨議員雅各布·里斯-莫格對《星期日郵報》說,他認為這些計劃表明了官員們對英國無協議脫歐的不必要恐慌,因為王室年長成員在二戰的轟炸期間都一直待在倫敦。
但據《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曾負責王室保衛工作的前警官戴維斯預計,如果發生騷亂,女王將被送出倫敦。他說:“如果倫敦出現問題,顯然你會把王室從關鍵地點轉移走。”
(2019-02-04 10:43:01)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