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第四屆國際綠色零碳節暨2025 ESG領袖峰會在上海圓滿落幕。活動匯聚300余家綠色品牌現場展示“雙碳”實踐成果,吸引120余位行業領袖分享可持續發展洞見。
在本屆零碳節特別設立的“零碳力量”致敬盛典上,組委會邀請知名研究機構、咨詢公司、專家學者、媒體領袖組成評審委員會,根據評審委員會成員通過的綜合評估體系,進行可量化的數據比對,最終“2025零碳獎”正式揭曉。會上,箭牌家居集團-我給地球植個發-箭牌公益植樹IP榮獲“2025ESG杰出案例獎”,箭牌P50智能坐便器獲得“2025可持續創新解決方案獎”。
ESG實踐的長期主義典范
"我給地球植個發"公益IP榮獲"2025ESG杰出案例獎",實至名歸。這一項目始于2022年箭牌澤計劃的創立,經過四年持續耕耘,已從單一植樹活動發展為融合生態修復、公眾參與、藝術表達和國際傳播的綜合性ESG實踐平臺。截至2025年,該項目累計植樹308,180棵,覆蓋面積達3381畝,在延安、錫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等地構建起一道道綠色生態屏障。
這一項目的杰出之處在于其創新的"全民參與"機制。2025年植樹節期間,箭牌家居通過線上"空投一棵花棒"的輕互動形式,將虛擬種樹轉化為阿拉善盟的實際種植行動。參與者收到來自沙漠的種植確認短信,這種富有儀式感的體驗打破了傳統公益的距離感,讓環保行動變得可感知、可追蹤。更值得一提的是,箭牌家居邀請9組家庭親赴阿拉善盟參與植樹,通過親子協作傳遞跨代際的環保理念,體現了公益的傳承性。正如箭牌公益負責人謝安琪所言:"公益的意義在于讓更多個體參與,喚醒更多人的善念,共同續寫綠色生態保護的篇章。"
項目的影響力已超越國界。2025年4月,箭牌澤計劃攜"308180"這一數字視覺符號亮相巴黎盧浮宮第35屆當代國際藝術博覽會,成為中國首個參展的衛浴品牌。通過藝術化表達,箭牌向全球觀眾講述了中國企業的綠色故事,將生態實踐升華為文化對話。這種跨界融合的創新嘗試,為ESG傳播提供了新范式,也讓"我給地球植個發"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環保IP。
可持續創新的系統解決方案
P50智能坐便器獲得"2025可持續創新解決方案獎",體現了箭牌家居將ESG理念融入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技術實力。作為衛浴行業的領軍企業,箭牌始終將節水節能作為核心技術突破口。P50智能坐便器采用全生命周期低碳設計,通過高效沖洗系統、水資源循環利用等創新技術,大幅降低產品使用階段的能耗和水耗,單次沖水量較傳統產品減少30%以上。
但箭牌的可持續創新遠不止于單一產品。企業已建立起從綠色設計、綠色材料到綠色制造的完整體系,近兩年先后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和"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認證。在生產環節,箭牌推行清潔能源替代、廢料回收利用等舉措;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對供應商提出明確的綠色發展標準并定期培訓,將環保要求延伸至全產業鏈。這種系統性的綠色轉型,使箭牌成為行業低碳智能發展的標桿。
箭牌家居將“綠色智造”的理念深深融入品牌基因之中。通過將“煥新4.0服務體系”與智慧人文衛浴產品有機結合,成功構建了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可持續閉環。其多個生產基地采用全鏈路的數字化管理模式,配備智能化的生產設備,并設置嚴格的質檢關卡,實現了從研發設計到倉儲物流的低碳高效運營,大幅降低了能耗與污染。以綠色創新智造為驅動,箭牌家居不斷提升品牌競爭力。目前,箭牌家居擁有8大檢測中心、4個綠色工廠、2個CNAS認證的中心實驗室、2個先行研究中心以及1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致力于為全球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智慧家居解決方案。
構建社會價值生態圈
箭牌家居的ESG實踐之所以脫穎而出,在于其構建了多方參與的價值共創生態。通過"箭牌澤計劃"這一平臺,企業聯動螞蟻森林、中國綠化基金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專業組織,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在"大山里的小澡堂"項目中,箭牌聯合騰訊公益上線"陽光浴室"募捐平臺,借助互聯網技術降低公眾參與門檻,讓點滴愛心匯聚成改變山區兒童生活的力量。
箭牌還創新推出"公益合伙人"機制,邀請生活博主、經銷商、員工等成為公益傳播節點。在2023年"箭牌澤計劃"一周年之際發起的合伙人招募計劃,吸引了社會各界人士加入,形成了一張覆蓋廣泛的善意傳播網絡。這種去中心化的公益模式,打破了企業單打獨斗的局限,激發了社會自發的參與熱情。
值得注意的是,箭牌的公益行動始終聚焦社會痛點,體現精準性。無論是減少荒漠化植樹造林的“我給地球植個發”,解決山區學校"洗澡難"的"陽光浴室",改善鄉村飲水安全的"母親水窖",還是關注老年群體的"衛生間適老化改造",每個項目都建立在對特定群體需求的深入調研基礎上。這種"問題導向"的務實態度,確保了公益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社會價值的最大化。
箭牌家居的雙獎實至名歸,因為它不僅創造了經濟價值,更創造了社會價值和環境價值;不僅改變了產品和服務,更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觀念;不僅贏得了市場認可,更贏得了未來世代的可能性。這或許就是當代企業最崇高的使命——在追求利潤的同時,成為推動社會向善的力量。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