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西在礦業領域打出政策“組合拳”,深化涉重金屬污染整治,全方位以規范促發展、以整合提效能。
政策層面,在礦山開采管理上,今年3月19日,廣西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與應急管理廳聯合發文,嚴格規范砂石露天礦山開采,從選址、出讓計劃編報審批到生產建設礦山監管,全流程防范“半邊山、一面墻”問題,推動了行業安全與規范開采。
礦產資源儲量管理也深化改革,明確分級管理,規范評審備案范圍與要求、整合儲量管理環節、縮短評審備案時限、改革儲量登記統計、實行年報集中會審等,旨在夯實資源儲量家底、服務礦業經濟。
在找礦行動推進上,“十四五”期間積極落實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戰略,廣西提前完成國家下達的10個戰略性礦種找礦任務。政策通過創新礦業權出讓收益起始價征收標準、簡化探轉采程序等,激發了市場活力。
此外,自然資源要素配置不斷創新,允許城鎮開發邊界內設置礦業權,開展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試點,鼓勵梧州探索“礦地融合”出讓試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資源集約高效利用。
與此同時,7月9日至10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深入涉重金屬污染問題突出的河池市南丹縣蹲點調研。通過實地察看、隨機抽查、入戶走訪、座談交流等形式,先后前往吉朗銦業有限公司、多個尾礦庫、相關礦區、選礦廠、重金屬土壤污染治理項目等地,以“四不兩直”方式突擊檢查了南丹縣安泰礦業有限公司,詳細了解企業生產流程、污染處理、尾礦庫隱患整治等情況,并到南丹火慕供水廠察看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相關情況,走進車河鎮灰樂村灰樂屯、拉么村了解土壤重金屬污染情況,聽取意見建議。
陳剛強調,要統籌建好“兩個生態”,推動有色金屬特別是關鍵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下大力整治非法采礦、選礦亂象和“小散亂”礦權;加強有色金屬特別是關鍵金屬產業發展規劃,統籌礦產資源、產業、園區、礦山整治、生態環保、交通物流及金融支持等其他配套政策;推動有色金屬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規;、園區化發展。
廣西近期礦業領域的政策紅利與整治力度形成疊加效應,不僅推動行業向規范化、高質量方向轉型,更通過資源整合與產業升級的導向,為具備技術、資金、合規優勢的大型上市國有礦企提供契機,將引領廣西有色金屬產業提質增效,為全國礦業領域的規范發展與戰略資源保障提供“廣西樣本”。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