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丁洋濤】6月29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2025年1—5月中國物流運行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138.7萬億元,同比增長5.3%,物流業總收入5.6萬億元,增長4.2%。盡管5月增速略有回調,但物流運行“穩”的基礎未變,“進”的動能增強,高端制造、綠色能源、假日消費三大領域表現搶眼。
高端制造扛起工業物流“大梁”。工業品物流展現強勁韌性。1—5月工業品物流總額增長5.6%,其中裝備制造業貢獻率首次突破50%,成為絕對主力。5月單月,汽車制造、計算機通信設備物流增速均超10%,電機、船舶等領域在設備更新政策推動下,增速更是沖上10%—20%高位。“產業升級正實實在在拉動物流需求。”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指出。
假日經濟點燃消費物流“爆點”。“五一”假期效應疊加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推動消費物流加速回暖。5月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飆升8.3%,創年內新高。電商物流指數同步躍升至111.6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6.3%。“直播間下單、半小時送達”的即時零售模式,正成為拉動消費物流的隱形冠軍。
進口結構悄然“變陣”。受國際環境影響,1—5月進口物流總額下降4.1%,鐵礦石、煤炭等大宗商品進口量明顯收縮。但高技術中間品進口逆勢突圍:機床進口物流量暴漲25.1%,集成電路增長8.4%。“進口‘購物車’里,高端工業品正替代原材料成為主角。”業內人士解讀道。
綠色物流增速突破30%。新能源產業鏈爆發式增長,成為最大亮點。1—5月再生資源物流總額猛增16.2%,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相關生產物流量增速均超30%,碳纖維等新材料物流需求同步激增。綠色物流賽道正從“新勢力”蛻變為“主力軍”。
物流網絡跑出“中國速度”。航空貨運“一騎絕塵”,5月民航貨郵運輸量飆升16.6%,其中國際航線維持26.3%的高增長,跨境物流“空中通道”持續擴容。鋼鐵駝隊“雙線并進”,中歐班列月開行1688列,中亞班列開行量暴漲30.9%至1321列,多元化陸路通道保障國際供應鏈穩定。多式聯運成“降本利器”,鐵水聯運集裝箱量猛增18.4%,大宗貨物“公轉鐵”加速推進,企業物流成本有效壓縮。
盡管物流大盤企穩,微觀企業仍承壓明顯,價格戰擠壓利潤空間。從企業經營數據看,5月主要快遞企業單票收入同比下跌7.6%,價格戰白熱化。不少快遞網點表示,雖然業務量在漲,但利潤越來越薄,領域“內卷性”競爭態勢較為嚴峻。
在當前物流需求規模波動性增大,結構性調整的背景下,物流企業經營壓力有所增大。數據顯示,重點物流企業每百元收入中成本高達95.3元,行業平均利潤率僅約3%。順豐、中外運等頭部企業正加速布局智能分揀、路徑優化系統,用技術突圍“內卷”困局。
政策紅利將持續釋放動能。設備更新、以舊換新等政策有望繼續推高裝備制造和消費物流需求,裝備制造、民生消費物流有望延續回升態勢。物流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連續3個月高居55%以上,行業信心強勁。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認為,鐵水聯運、低空經濟等領域物流市場預期向好,下一步物流供需仍需協同發展,通過深化物流組織模式創新等手段進一步提升經濟運行效率,筑牢物流對供應鏈的穩定支撐作用。
責編:劉安琪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審:古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