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交所官網披露了國產CPU廠商上海兆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兆芯集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公司IPO材料被正式受理。
來源:公司招股書
根據披露,兆芯集成主要從事x86架構CPU的研發設計,是國內僅有的兩家擁有X86授權的芯片公司之一。
此次科創板上市,公司擬募集資金41.69億元,按輕重緩急程度主要用于新一代服務器CPU項目、新一代桌面CPU項目、先進工藝CPU研發項目和研發中心項目。保薦機構為國泰海通證券和東方證券。
中國CPU產業發展長坡厚雪
據了解,CPU作為信息設備的核心部件,是信息安全的基石,自主研發安全可靠的CPU對我國信息產業的建設至關重要。其中,X86是目前性能最高,市場最大且生態最為成熟的技術架構。然而,該技術路線的市場一直被英特爾、AMD兩大巨頭長期壟斷,國產品牌與其差距巨大。
因此,多年來中國大力推進信創產業的整體發展,逐步完善包括硬件制造和軟件應用的全生態體系建設,并取得良好進展。根據共研產業咨詢的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中國CPU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2484億元。
來源:共研產業咨詢(共研網)
如今,國產CPU正從“可用”向“好用”跨越。有業內人士反饋,當前國產CPU的辦公生態已經趨于完善,并持續進入生產力生態,而市場更大的游戲娛樂生態也在逐步構建。同時,中國也是除美國以外唯一具有獨立CPU生態的國家,為一眾國產廠商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十年誕生國產桌面CPU龍頭
據了解,兆芯集成誕生于2013年,由上海市國資委與威盛電子共同設立。其中,威盛電子是中國臺灣地區的集成電路設計佼佼者,其于1999年進軍微處理器市場,成為繼Intel和AMD之后,全球范圍內僅有的幾家擁有X86授權的公司之一。
在“十二五”期間,兆芯集成成功承接了“核高基”專項。同時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路徑,實現了在CPU設計研發技術的全面貫通和自主創新突破。成為目前國內領先的可同時面向桌面PC、服務器、工作站以及嵌入式等多領域,并持續兼容x86指令集的CPU設計企業。
據介紹,兆芯集成已完成了五代內核微架構的演進升級,并在多個關鍵指標層面創造了多項國內第一。
例如KX-6000系列處理器是國內首款實現主頻3.0GHz關鍵突破的通用處理器;新一代KX-7000系列處理器產品關鍵性能參數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最高工作頻率達3.7GHz,再度刷新國內自研處理器量產頻率記錄。
來源:公司官網
目前,國內多家知名桌面PC、服務器廠商均已推出搭載了兆芯CPU芯片的整機產品。其中,桌面PC為公司傳統優勢領域,建立了領先的市場地位。2024年,在聯想開天、軟通計算機、紫光、升騰、視源等頭部桌面PC廠商的國產終端出貨中,搭載兆芯CPU的產品占比位列第一。
年復合增長率超60%,大力發展服務器CPU
根據招股書披露,兆芯集成主要客戶為為聯想、智通國際等大型整機廠商以及專業的電子元器件經銷商。2022-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4億元、5.56億元和8.8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61.71%。
同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45億元、-9.35億元和-10.6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近30億元。公司解釋稱,主要原因為CPU芯片研發對技術先進性和復雜度有著較高要求,為保持核心技術的先進性,公司報告期內持續進行大額研發投入,不斷更新迭代產品。
來源:公司招股書
按產品來看,公司“開先”系列桌面CPU銷量從2022年的71萬顆增長至2024年的167萬顆,期間復合增長率達53.39%,營業收入從2022年的2.87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7.6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62.81%。
服務器CPU方面,2023至2024年KH-40000服務器CPU分別實現收入1122.15萬元和7599.98萬元。不過,公司計劃大力發展服務器CPU領域,并預計未來服務器CPU的增長空間廣闊,2027年來自該產品的營業收入將超過40億元。
毛利率方面,公司2022-2024年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8.79%、32.95%和15.40%。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KH-40000、KX-6000G、KX-7000等新產品處于良率爬升階段,且產品推出早期規模效應尚未顯現,攤銷費用等固定成本較高;以及老產品價格調整和原材料漲價。
不過,雖然公司在推動國產CPU的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在國際技術封鎖和國際廠商對架構技術壟斷的背景下仍面臨嚴峻挑戰。
無論是制程、IP核、技術架構,國產CPU在多個方面仍受到海外廠商掣肘。而中美博弈、市場競爭、資金人才等因素,也頻頻制造黑天鵝事件。因此,如何加速實現技術突破或以差異化創新實現彎道超車,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核心戰略課題。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