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18日訊 2025年陸家嘴論壇今日開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在論壇上表示,開放合作是金融發展的時代主題。金融本質上是資金的交匯融通,天然就具有開放屬性,在更大范圍配置資源是其內在基因。可以說,一部金融發展史就是一部金融開放史。當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更加凸顯,唯有開放合作才能帶來全球經濟金融共同發展、持續繁榮。
開放合作是中國金融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始終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金融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逐步走出一條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目前,全球前50大銀行有42家在華設有機構,40家最大的保險公司近半數已進入中國。八成全國性銀行通過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提升了公司治理效能和經營管理水平。中外資機構優勢互補、競合發展,豐富了機構類型和產品服務,更好滿足了多樣化金融需求。實踐證明,外資機構是引資、引智、引技的重要橋梁紐帶,是中國現代金融體系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和積極貢獻者。
開放合作是全球金融互利共贏的必然選擇。中國有句古話,貿遷有無,各得其所。中國的金融開放不僅惠及自身,也為全球資金提供了良好的資產配置機會。目前,外資銀行和保險機構總資產超過7萬億元,各項業務保持良好增長態勢。例如,外資保險公司保費占國內市場份額,已從2013年的4%提升至目前的9%。外資銀行衍生品業務國內市場占比近五分之一。同時,中資機構也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展業,有力促進了雙邊貿易和相互投資?v觀全球,金融正是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互促共進,更好支持了世界經濟穩定增長。
開放合作是金融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更是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金融貫穿于生產、貿易、投資等各領域,帶動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流動,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重要支撐。當前,跨境金融蓬勃發展,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國際資本全球配置,為世界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注入了強勁動能。放眼未來,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擴大金融開放勢在必行,各國應順應大勢、攜手并進,共同維護開放合作的正道坦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