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18日訊 今日,2025年陸家嘴論壇開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論壇上表示,二戰后,國際社會從IMF和世界銀行起步,逐步建立了多層次、多維度的國際金融組織體系,覆蓋了國際政策協調、金融監管規則制定、多邊開發機構等領域,成為開展國際金融治理的主要制度性平臺,對于促進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長、維護全球金融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全球經濟格局變化,IMF、世界銀行等主要國際金融組織和一些區域性金融組織的份額和投票權長期缺乏實質性調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占比明顯低于在全球經濟中的實際地位。國際社會還應關注,個別成員國奉行單邊主義的政策取向,干預和影響了國際金融組織的治理和運作。國際金融組織需要與時俱進推進治理改革,動態反映成員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相對地位,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和代表性,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提升治理效率。
潘功勝指出,在諸多國際金融組織中,IMF處于核心地位,在全球經濟金融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IMF是以份額為基礎的國際金融組織。份額規模決定了IMF的危機救助能力,份額占比決定了成員國在基金組織的投票權和獲取融資的規模。當前IMF的份額占比沒有能反映成員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相對地位。按照已達成的共識,盡快推動份額占比調整,是IMF完善治理、提升自身合法性、代表性的關鍵。
當前,全球經濟面臨高度不確定性。在完善治理結構的同時,主要國際金融組織應進一步強化經濟監督職能,客觀評估全球和各國面臨的風險,積極引導各國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和多邊貿易體系。加強對各國的政策引導,強化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維護國際金融體系穩定。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