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由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市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局指導,元知商學院主辦的「元知大師講堂」在廣州元知商學院隆重舉行。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廣州市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局局長黃符偉出席活動,廣州市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局服務體系處相關人員陪同出席。本次講座吸引了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各行業的100余名優秀企業家和高管代表參與,現場座無虛席。
全球經濟變局下的中國經濟發展新態勢
著名經濟學家、深圳市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院長向松祚教授以“破局與突圍——新時代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與政策機遇”為主題,進行了長達三個半小時的深度分享和互動。
著名經濟學家、深圳市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院長向松祚
向教授首先分析了當前全球經濟格局。他指出,在全球關稅戰背景下,中國經濟正在經歷深刻轉型。通過對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的解讀,向教授強調會議提出的新部署為民營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分析一季度經濟運行特征及4月份關鍵經濟指標時,他特別總結出“出口增長顯示很強的韌性,尤其是對東盟出口相當強勁”等七大特點。
他預測,未來中國經濟將呈現12個確定性趨勢,其中包括:提振消費和激活內需是經濟政策主要挑戰;企業繼續擴大出海規模;人工智能和戰略性科技產業始終是資本市場的支撐力量等。
“專精特新、高精尖制造、智能制造;消費升級和品牌創造;大健康產業和銀發經濟等是未來經濟十大主要增長點和投資賽道”向教授在談及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基本方向中提出。
《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突破性意義與企業應對策略
本次課程中,向教授還重點解讀了5月20日起正式實施的《民營經濟促進法》。他認為,這部法律在三個關鍵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首先,在市場準入方面,明確規定了“非禁即入”原則,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其次,在權益保護方面,強化了對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保障;第三,在融資支持方面,要求消除對民營企業的歧視性政策。
基于多年研究,向教授給企業家們提出了幾點建議和忠告:戰略選擇方面,要審時度勢,重點布局專精特新領域,關注智能制造、大健康產業、銀發經濟等十大增長賽道;發展理念上,要堅持“長期主義”,避免短視行為;經營倫理方面,要踐行“善經濟”理念,拒絕“惡經濟”;核心競爭力建設上,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打造自主品牌;組織管理方面,要構建創新型企業文化,避免“熵增”等。
在互動環節,學員們從自身企業經營面臨的實際問題,以及對當前部分市場趨勢的困惑出發,提出問題,討論話題涉及民營VC、文旅產業、芯片產業等各行業,向教授都給予了詳細的解答。
打造大灣區高端智庫平臺
元知商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特邀大師講座是學院“商業領袖賦能計劃”的重要活動。作為由廣州南方學院和廣東合生珠江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創辦,并與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深度合作的高端商學院,元知商學院將持續邀請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為灣區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未來,學院還將持續推出元知大師講堂系列課程,圍繞政策解讀、市場趨勢預測、企業家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同時,每堂課也會建立企業家交流社群,促進資源共享與合作共贏,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其它媒體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