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制造的微觀世界里,一枚價值不足一分錢的螺絲釘,正悄然演示著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浪潮。踏入長虹控股集團的智能制造基地,這一基礎工業元件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從原材料開采,到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數字化技術賦予了這顆小小螺絲釘無限可能。 憑借數字孿生技術的精妙運用,螺絲釘在參與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參數、每一道工序都被實時監控和深度分析,恰似一雙無形卻有力的大手,始終將產品質量穩穩托舉在頂尖水平。這種精細化管理模式,正是長虹實現“零缺陷”制造的核心秘訣。
01
「 數字編碼 」
工業毛細血管的數字革命
當晨曦穿透綿陽科技城的薄霧,長虹技佳精工有限公司的沖壓生產線,已經奏響了智能制造的激昂樂章。在這條繁忙而有序的生產線上,毫不起眼的螺絲釘,正演繹著一場顛覆傳統認知的數字化傳奇。曾經靜默無聲、毫無生氣的“啞巴零件”,在長虹智慧供應鏈信息系統(ISRM)的賦能下,搖身一變成為可追溯、能感知、會“說話”的智能終端,開啟了屬于自己的數字之旅。
長虹技佳精工沖壓生產線
“ISRM系統是一個強大的數字化協作的平臺,連接著全長虹所有的供應商。” 長虹技佳采購主管王世雄形象地介紹道,“從供應商的注冊、篩選、推薦、準入,到審核、評定、淘汰及黑名單管理,所有環節都在這個系統里有序進行。商務協議、技術協議、質量協議的簽訂,供應商的報價、接單、合同處理、發貨、庫存管理、對賬結算以及質量管控等,都能通過這個系統一站式完成,真正實現了供應商和零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以螺絲釘熱處理偏差問題為例,當ISRM系統通過登記的鋼卷號、批次號或合同號鎖定問題來源后,供應商能即時根據這些信息提供詳細的材質書及生產記錄,迅速分析原因并進行處置整改。同時,質量管理人員在系統中進行的處理記錄,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了不可篡改,確保了每一個環節的責任清晰可溯。
長虹質量管理人員使用ISRM系統
“一物一碼,一碼到底”,這一簡單而有力的理念,早已突破了生產線的狹窄范疇,如漣漪般擴散至企業運營的全鏈條。這種可信溯源的數字化質量管理模式,如同神奇的催化劑,不僅讓生產質檢效率實現了飛躍式提升,更像一位嚴格的導師,幫助供應商不斷提高原材料供應的質量穩定性,加速研發創新的步伐,最終推動產品質量的持續提升,全面增強市場競爭力。
長虹用一枚螺絲釘的數字化蝶變,生動詮釋了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跨越的深層密碼——在毫米級的微觀世界里,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藏著撬動產業升級的磅礴力量。每一個小小的改進,每一次細微的創新,終將匯聚成推動產業變革的巨大洪流。
02
「 數字孿生 」
重構制造邏輯的神奇密鑰
在長虹工業互聯網平臺上,每臺設備的實時數據如跳動的脈搏,每個工位的工藝參數似流動的血液,每個質檢點的判定依據像堅固的骨骼,共同構建出一個動態鮮活的數字鏡像。在這里,生產過程不再是一個神秘的 "黑箱",而是一個完全透明的 "玻璃房",每個細節都清晰可見,每個環節都有跡可循。
長虹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
在長虹美菱供應鏈全流程管理上,數字孿生與區塊鏈技術的融合應用,精準破解各環節痛點,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 "破局之戰":在原材料采購階段,整合供應商數據構建動態評分模型;在合同簽訂階段,利用區塊鏈技術,合同簽訂即存儲形成不可篡改的記錄;在供應商管理階段,對供應商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和追溯。區塊鏈像一位忠誠的記錄者,記錄操作流程形成責任日志。
長虹美菱制造生產線
通過這些技術的深度整合,長虹實現了從 "黑箱式供應鏈" 到 "透明化供應鏈" 的華麗轉身,借助透明化管理減少各項浪費,讓供應鏈管理更加高效、精準。例如,某供應商提供的電子元件在長虹產品的多次質量追溯中被發現存在性能不穩定,綜合管理組可通過質量部門提供的供應商質量評分,促使其改進產品質量,或考慮更換更可靠的供應商。
長虹智慧供應鏈平臺
長虹美菱綜合管理主管李月茗認為,合作的中小企業可借鑒經驗,利用數字化工具建立自己的供應鏈風險監測體系,提前識別潛在風險,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從而降低供應鏈風險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不利影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03
「 元件到生態 」
產業協同的數字化進化
長虹的微觀數字化能力,如同漣漪般擴散,通過長虹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產生了溢出效應:截至目前,長虹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已覆蓋八大行業九大領域,賦能多個工業園區,已形成面向制造執行、倉儲物流、供應鏈協同等60多個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應用場景,通過數據要素的跨域流動,帶動整個產業鏈企業提質增效,開啟了產業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長虹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
“數字化轉型是永無止境的攀登。”長虹數字化轉型部副部長龍長春的論斷,道出智能制造的演進邏輯。作為數字化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長虹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創新構建“1+3+N”服務體系:1個數實融合底座筑牢數字根基,3類定制化"智改數轉"方案精準滴灌,N個典型場景,如同明亮的燈塔,為企業提供可借鑒的成功經驗,實現經驗的快速復制和推廣。
長虹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
對內,該平臺貫通研發設計、供應鏈協同到售后服務的全生命周期,推動長虹完成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工廠的蛻變,實現了企業內部的高效協同和智能化發展;對外,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數字化轉型方案,打造“銷研產供服”一體化智慧生態,助力中小企業少走彎路,快速實現數字化升級。這張龐大的數字網絡,正悄然重塑制造業的底層邏輯,推動整個產業朝著更加智能、高效、協同的方向發展。
當每個工業元件都被賦予數字“生命體征”,制造業的質變悄然發生:質量管控實現從抽檢到全檢的跨越,產品缺陷率呈數量級下降;生產響應速度突破物理極限,從分鐘級躍升至毫秒級,能更迅速響應市場需求;跨行業價值網絡加速形成,催生新的產業協作范式,讓不同行業之間的合作更加緊密、高效。
長虹的實踐揭示了數字化轉型的本質邏輯:真正的智能制造絕非設備的簡單升級,而是通過數據穿透和融合,實現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態的重構。當每個工業元件都具備自主“敘事”能力時,傳統的大規模生產模式正在進化為可追溯、可診斷、可預測的智慧生命體。
從一顆螺絲釘的全周期旅程,長虹展現的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制造業思維的根本轉變。當每個元件都擁有了可追溯的“數字身份證”,當每條產線都構建起實時映射的“數字孿生體”,當整個供應鏈都運行在不可篡改的“數字賬本”上,制造業終將擺脫傳統的“經驗驅動”模式,向“數據即資產”的智能時代。長虹的實踐證明,真正的產業升級,始于每個微小元件的“透明生長”,成于整個生態系統的數字共生。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