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假期剛過,走進河南省淅川縣淅減公司總裝一車間,工作人員正忙著壓裝、底蓋焊接、整形沖孔、支架焊接……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這批減振器即將走出國門,遠銷海外。”淅減公司董事長趙志軍說。
近兩年來,淅減公司加大對新市場的開發,成功打入Stellantis、德雷威、理想等市場,于2024年實現批量生產。最終,該企業在國內制造業普遍下行的情況下,出現逆勢增長,并在12月創造了月產破200萬支減振器的新奇跡。
據了解,2025年淅減公司又進入了上汽奧迪、雷諾等新市場,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科技創新永遠放在第一位,科技研發怎么投入都不為過。”這是趙志軍讓企業永葆活力的“法寶”。2011年以來,淅減公司投入巨資,建成了南陽、上海、意大利、淅川四大研發中心,研發能力空前增強。
2018年,淅減公司開始圍繞新能源和智能化進行戰略布局,3條智能化生產線相繼投用。如今在淅減公司智能制造車間幾乎看不到生產線工人,偌大的車間內只見一排排機械臂正按照制作流程穩步進行作業,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我們拿出創新求變的魄力搶抓機遇,成功研發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型電控智能懸架系統(ADS)。”趙志軍介紹說,在2020年,淅減公司成為唯一掌握這一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
2024年,淅減公司積極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建成了第三條智能制造生產線,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如今的淅減公司,具備年生產2000萬支汽車減振器、100萬套汽車智能懸架ADS(阻尼自適應系統)、50萬套汽車智能懸架ECAS(空氣懸架系統)、50萬套汽車弧齒、20萬支軌道交通減振器的研發和生產能力,在國內減震器領域市場占有率超過18%。
淅減公司的火熱生產現狀是淅川縣以新質生產力激發出發展新動能,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淅川縣堅持生態和經濟協同發展,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堅定不移抓招商、上項目、優服務、興產業,初步形成了汽車零部件、現代中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四大產業集群。
為確保產業做大做強,淅川縣深入實施“科技興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培強創新主體,做優創新生態。深化院縣合作、校地合作,創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國家認可實驗室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3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3個。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創成高新技術企業38家,國家和省級綠色工廠、智能車間、智能工廠17家,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21家,“瞪羚”企業3家,累計入圍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0余家,淅減公司被評為河南省創新龍頭企業。扎實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落實規上企業“六個遍訪”,建立“淅企通”惠企服務平臺,在企業用電、融資、手續辦理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務,營商環境評價位居全省前列。(李金杭)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