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的浪潮中,總有一些人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堅定的行動力,用智慧和汗水書寫著不凡的篇章。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政協委員、成都智優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峻鋒便是其中之一。近日,他就如何以“智”賦能產業,以“新”擘畫未來等相關方面作深入解答。
履職初心:錨定人工智能與銀發經濟新賽道
作為郫都區第十一屆政協委員和民建會員,張峻鋒始終心系社會發展前沿議題。其今年的提案聚焦于人工智能與新質生產力的融合,特別是在老齡化社會背景下的銀發經濟。他表示,人工智能與新質生產力的深度融合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這一提案的靈感來源于基層治理的現實痛點。
銀發經濟已成為關乎民生福祉的重要議題,針對如何借助數字人技術、智能硬件提升養老服務效能的問題,他建議從社區智能化服務切入,推動技術精準落地,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也能享受到便捷、貼心的服務。
專業深耕:科創孵化與營商環境的“雙向奔赴”
在科創平臺升級方面,張峻鋒所在的企業2023年孵化了40余家創新企業,其中6家成功躋身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行列。面對“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時代號召,他提出了兩大發展路徑:一是數字化賦能,開發AI驅動的“云孵化”平臺,集成政策匹配、技術對接等功能,打破信息壁壘,實現高效資源配置;二是產學研協同,搭建中小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共研平臺,推動技術共享與成果轉化,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張峻鋒總結道:“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構建創新生態,而孵化器正是這一生態的‘黏合劑’。”
在營商環境優化方面,作為成都市發改委“營商環境觀察員”,他對成都營商環境的改革舉措有著深入了解。特別提到“‘蓉易辦’集成服務、‘一照多址’登記模式”等舉措大幅提升了企業開辦效率,但更關注長效機制的建立。
社會擔當:青年力量與民生監督的“雙重使命”
在助力青年創業方面,張峻鋒對青年群體給予了深度支持與關愛。他聯合高校舉辦“科技創新論壇”,組織“產業調研”活動,幫助青年創業者拓寬視野,提升其市場洞察力。他認為,青年創業者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視野拓展與信心賦能。為此,通過搭建交流平臺、分享成功經驗、提供市場分析等方式,為青年創業者的創業之路注入更多信心與力量。
在民生監督方面,張峻鋒曾擔任四川省首屆“民生實事監督聯絡員”。任職期間,緊盯政策執行中的漏洞,聚焦養老服務地域差異、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并提出科技企業應秉持技術創新與社會責任“雙輪驅動”理念,為社會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未來展望:改革攻堅與區域協同并進
對于成都未來的經濟改革,張峻鋒提出,首先,要推動產業能級躍升,加速未來產業布局,助力園區實現“特色立園、企業滿園”,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其次,釋放投資動能,以“兩重”“兩新”項目為抓手,提振民間投資信心,激發市場活力。最后,深化開放格局,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打造“國際航空+鐵路”雙樞紐,提升開放能級,增強城市在全球的影響力。他總結道,改革的關鍵在于讓政策“活”起來、資源“動”起來、信心“燃”起來。
“用科技的溫度點亮民生,用創新的力度驅動發展,這是委員的職責,更是企業家的使命。”張峻鋒從履職初心到未來規劃,以“智”與“新”為筆,在成都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上書寫著一名政協委員的實干擔當和創新引領的美好愿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