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月2日訊(記者 曾薔)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科技自立自強更是國家強盛安全的基礎。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做好“科技金融”作為“五篇大文章”之首,明確了金融與科技相互賦能,以金融新業態助力金融強國建設的有效路徑。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創新已成為當前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我國金融體系中,國有大行是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其如何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是構建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高度適配的金融服務體系的關鍵。中國網財經記者近日就此采訪了工農中建四大行在京分支機構。
爭做科技金融領軍銀行
當前科技革命與大國博弈相互交織,高技術領域成為國際競爭的最前沿和主戰場。現代科技創新以企業為主體,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投資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風險和不確定程度高。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就是要以精準化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科技創新及其產業化提供廣渠道、多層次、全覆蓋、可持續的金融服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在全力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下已成為我國重要原始創新策源地。根據數據,北京市共有116家企業入圍全國科技創新企業500強,8所高校入圍全國科技創新高校50強,26家研究機構入圍全國科技創新研究機構50強,頭部效應明顯。
中國網財經記者從工農中建四大行在京分支機構了解到,近年來,各行堅持刀刃向內,對體制機制不斷革新與建設,以求建立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力爭成為新發展階段的科技金融領軍銀行。
“科技金融通過支持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發展科技金融有助于提升經濟整體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動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科技金融業務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針對科創企業,該分行致力于在金融服務創新上走在金融同業前列。例如,率先推出科技企業專屬評級授信模型,以發展視角,結合企業核心競爭力,客觀反映科技企業信用狀況。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特征,量身打造專屬測額模型,快速實現授信額度測算,提供1000萬元大額線上信用額度;落地北京市首筆征信領域數據資產貸款、全國首筆可認股安排權登記業務等首筆首單。與國家知識產權出版社成立知識產權研究院,在信貸業務流程中引入知識產權專屬評價。
農業銀行北京市分行通過資源傾斜、考核引導、差異化政策、產品創新等多種措施,為科技創新匯聚更多金融活水,助力科技型企業勇攀高峰、發展壯大。
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在行內設立科技金融柔性工作組,采用前后臺合署辦公的創新模式,同時聯動集團內子公司為企業提供股權融資支持,打造綜合服務,致力于成為科技金融領軍銀行。
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扎實積極落實總行“五全”服務體系和“三化”支撐體系;以數字化賦能科創評價,“不看磚頭看專利”,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困境,做好科技型企業全周期陪伴;全集團協同,商投行一體化驅動,推進“股貸債保”業務協同發展,促進科技產業鏈融合發展;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多元化、接力式、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培育和打造“科技金融 首選建行”金融服務品牌。
據數據,截至2024年11月末,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金融服務覆蓋北京市超40%的科技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超千億元,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近250億元。截至2024年9月末,農業銀行北京地區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超800億元,較年初增速近40%。截至2024年11月末,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服務近萬家科技企業,并為近4000家科技企業提供授信支持,科技金融余額超1000億元。截至目前,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貸款支持科技型企業超8000家,貸款余額破千億元。
助力科技企業跨越“死亡之谷”
面對科技強國建設和國際競爭的嚴峻形勢,強大的科技投入是支撐人工智能、信息技術、量子、生物等前沿科技領域和未來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從科學研究到成果轉化再到產業化,每一步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
從高新技術企業生命周期來看,處于種子期和初創期的科技企業,面臨科技成果轉化的“死亡之谷”(專利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過程),這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
在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科技金融業務相關負責人看來,商業銀行服務科創企業需要解決三方面錯配問題,即供給模式與企業需求錯配、商業效益與風險承擔錯配、服務能力與專業壁壘錯配。“對科技產業的認知不足,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加劇了這種認知差。客戶經理遇到科技領域新客戶時,常常要花費大量時間臨時研究、學習客戶所在產業領域。”
基于上述判斷,在提升產業認知上,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形成了“總行級科技金融中心+產業集群特色支行+科技網點”的分支網點三級構架,以“一鏈一策一圖譜”策略,對北京市特色產業精耕細作,以專營構架、專屬團隊、專業服務推動科技金融專營化發展。
農業銀行北京市分行科技金融業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科技型企業“研發投入大、財務表現差”的特點,銀行亟需改變“重報表、重押品”的傳統信貸思維。對此,該分行已建立科技型企業專屬信貸服務體系,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科技型企業經營特點,對股東背景、融資實力、產業發展、創新能力、穩定性等維度開展綜合評價,提高科技企業融資可得性。
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科技金融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科技創新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如何滿足不同科技企業的金融訴求是當前科技金融發展中的一大挑戰。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依托總行集團各類業務牌照,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為支持科技型企業健康成長,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緊盯子公司“投早投小”股權投資基金建設情況,以財務顧問角色開展業務協同,向市場提供以股債聯動為核心的綜合化股權服務產品。
北京銘鎵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銘鎵半導體”)是新型高頻率高功率半導體材料的產業化先行者之一,致力于研發和生產新型半導體人工晶體材料,該企業目前已完成A+輪融資,正以半導體材料為核心全面量產化,努力突破“卡脖子”技術,實現國產替代。了解到相關情況之后,工商銀行北京順義支行第三代半導體專項服務團隊深入對接客戶需求,根據銘鎵半導體經營情況及時匹配融資方案,開通綠色審批通道,在一周內即成功為該企業審批并發放500萬元貸款,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為銘鎵半導體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金融支撐。
某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業務范圍涵蓋制氫、燃料電池、氫安全等全系列技術與裝備的研發,其自主研制的氫燃料電池應用于冬奧會延慶賽區接駁服務專用汽車。在該公司遇到資金難題之時,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通過“技術流”科技能力評價給予T1級最高評價,并將評價結果應用于信貸審批和風險控制,提供信貸支持。同時,聯動集團子公司以“商行+投行”一體化服務方式,參與了該公司股權融資流程,幫助企業快速成長。
構建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
新質生產力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談及2025年的重點任務中明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如何將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最大增量”?
2023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強調要引導金融機構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作為我國金融資產占比達到90%左右的商業銀行,其走在科技金融實踐的第一線,在提供適配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高質量金融產品上扮演著關鍵角色。
就目前來看,各商業銀行針對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致力于形成能充分滿足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差異化融資需求的“科企融資鏈”產品譜系。
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的做法為,在初創期,依托靈活便捷的線上數據融資產品“伙伴e貸”、新一代經營快貸,快速滿足小型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在成長期,推出“專精特新信e貸”,結合企業科技創新屬性,通過打造專屬測算模型,兼顧成長期科技企業對融資效率與額度的雙重要求;融合商行、投行思維,發揮股債聯動優勢,推出“前沿通”產品,以信用方式,個性化解決前景可觀但當前收入較弱企業的融資難題;創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品“知融通”,將“知產”轉化為“資產”,解決了輕資產、高知識密集型企業的融資痛點。在成熟期,以產業鏈思維和供應鏈工具為核心,賦能數據科技公司、先進制造業中的鏈主企業和龍頭企業發展,助力強鏈補鏈延鏈。
農業銀行北京市分行科技金融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初創期企業,針對其“研發投入大、財務表現差”的特點,建立專屬信貸服務體系,從股東實力、企業技術、金融介入、市場潛力、政府支持等維度綜合評價企業,配套客戶準入、授信額度核定政策支持。對于成長期企業,為優質科技型企業提供“線上+線下”融資模式結合的產品“科技e貸”,為專精特新企業打造“專精特新小巨人貸”等,支持科技型企業專注科技創新,補足產業短板。對于成熟期企業,利用并購貸款、銀團貸款、供應鏈金融等產品,滿足企業擴大市場份額、鞏固行業優勢的發展需求。
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科技金融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初創期科技企業,匹配科創貸、知惠貸等特色產品;針對成長期科技企業,推出科技金融專屬授信服務,通過簡化審批流程、設置綠色通道,高效滿足2億元以下的融資需求;針對成熟期企業,利用該行全球化優勢、綜合化特色,“一點接入、全球響應” ,為客戶提供高質量跨境金融服務,高效服務“走出去”科技企業,支持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科技金融業務相關負責人則表示,該分行以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為導向,不斷迭代升級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了解不同階段科創企業融資之憂。例如:增強普惠數字化產品創新應用,聚焦科技企業“人才、技術、資金、市場”四方面要素,探索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模式,加快“善科貸”產品推廣;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等優質小微企業為重點,強化“善新貸”增量拓面。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