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工智能行業進入到以大模型為代表的快速發展階段,國產多模態大模型爆發式更新,AI應用有望迎來更多功能和形態方面的突破升級,未來發展空間廣闊。目前市場上已有多只人工智能相關指數可供大家選擇配置。
● 國產多模態大模型爆發式更新
近期,國產多模態大模型迎來爆發式更新。華為發布了盤古大模型5.0,其數學和規劃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能夠進一步理解和生成包括文本、圖片、視頻、雷達、紅外、遙感等更多模態的信息。
此外,快手可靈大模型日前也發布了更新,正式開放了“圖生視頻”功能,可支持將靜態圖像轉化為5秒時長的視頻,并且用戶可通過提示詞控制圖像中的運動效果。
科大訊飛也發布公告稱,將推出訊飛星火大模型V4.0版本及其相關落地應用,新版本將全面提升大模型底座七大核心能力,對標GPT-4 Turbo。
● 人工智能產業鏈迎發展新機遇
隨著國產AI大模型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產業鏈各環節有望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從產業鏈上下游來看,上游主要是算力環節,為大模型訓練和AI應用開發提供所需的基礎設施;中游主要是模型環節,涉及到相關的算法和技術,賦予人工智能感知、分析、決策、交互的能力;下游主要是應用環節,集合各種技術應用于不同場景,賦能千業百態,相關軟硬件應用市場空間廣闊。
人工智能產業鏈包括不同的環節,人工智能相關指數的側重也各有不同。
例如,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聚焦產業鏈各細分環節龍頭,反映A股人工智能板塊整體表現。這只指數側重對產業鏈的全方位覆蓋,既涉及算力環節相關的電子、通信行業,也涉及大模型和應用環節相關的計算機、傳媒、汽車等領域,行業分布相對均衡。
中證云計算與大數據主題指數則反映A股算力、大數據板塊的整體表現,側重于業績較先受益的算力環節和落地較快的軟件應用領域,指數成份行業集中于計算機、通信和電子。
中證軟件服務指數反映的是A股軟件服務板塊的整體表現,側重于估值彈性較大的大模型和軟件應用領域,指數成份股均屬于計算機行業。
年初至今,上述三只人工智能相關指數已出現較為明顯的回調,部分指數估值處于歷史相對低位。目前,市場上有人工智能ETF(159819)、云計算ETF(516510)、軟件30ETF(562930)等產品跟蹤這三只指數,可以關注產品后續走勢。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