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靜 5月14日,茉莉智慧母嬰護理中心聯合福布斯中國共同發布《中國月子3.0時代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除了環境設施、月子餐、母嬰照護等服務,新一代女性更關注身體、心理和家庭的可持續發展,月子中心行業必須進行新一輪的升級,才能跟上當前消費者的需求迭代。
福布斯中國高級商業研究員單君彥婕表示,當前85后、90后和00后女性已經逐漸成為月子服務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她們除了對月子中心的軟硬件、人員配備、常規服務的專業度提出更高要求外,也十分關注是否可以通過科技賦能解決更多母嬰需求、以及能否在專業基準上提供附加的情感價值,這些變化都要求月子服務需要以科技賦能和人文關懷為核心。
月子中心行業起源于80年代的中國臺灣,近年來從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向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等中國一二線城市快速滲透。伴隨著生育政策的調整,以及被科技和智能化深度影響的年輕女性更注重消費的高品質與體驗感,為現代女性月子生活的迭代升級和月子中心的逐步剛需化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白皮書》調查發現,在整體受訪的人群中,有89.4%的受訪者在未來有選擇月子中心的意愿;且這部分人群的地域集中度較高,83.3%來自一線城市。
與此同時,以上有意向選擇月子中心的受訪者在年齡分布、職業、消費能力等方面具有鮮明的人群特征。具體來看,這類人群多數集中在25-40歲年齡段,即85后、90后和95后。同時,企業創始人/合伙人、職場“金領”占比超過50%。從家庭年收入來看,25-30歲女性的家庭年收入目前集中在50萬元以下,比例為73.3%;而30-40歲女性的家庭收入則相對均衡,達到100萬元以上的已占據該年齡段人群的三分之一。
考慮到母嬰行業的特殊性,產婦本人及家庭成員在考慮月子中心時會格外謹慎。在實際考慮選擇入住月子中心的用戶群體中,“親友、熟人推薦”是受訪者找到專業服務機構/服務人員的首選渠道,占比超過75%;位列第二位的是通過大眾點評、小紅書等生活方式平臺獲取其他用戶的真實體驗信息。
月子中心市場需求的日益擴大,尤其是在科技發展和消費需求個性化的驅動下,客戶對月子中心的專業能力和精細化服務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倒逼品牌加快智能化的轉型步伐。
白皮書指出,其中最顯著的特征是數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深刻影響行業的發展。從工業時代到智能化時代,女性坐月子的方式正在發生著改變。從以經驗傳承的1.0傳統坐月子時代,到現代醫學體系建立完善后的2.0科學坐月子時代,再到以現代醫學為基礎,用前沿科技提升軟硬件服務水平,從單一關注產婦身體恢復到全面關懷產婦身體、心理、自我價值實現和新生兒教育的綜合坐月子的3.0模式。
在面對低頻次、高客單的行業消費特點,3.0時代月子中心行業的數字化建設可以向更廣泛的用戶提供線上服務,儲備大量潛在消費群體,實現更長的用戶健康數據記錄周期,并基于大數據算法為每位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護理方案,提升對于媽媽和寶寶的服務精準度。
白皮書顯示,目前階段月子中心行業主要有三種模式,分別是直營模式、加盟模式,以及直營和加盟的混合模式。在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后,市場中不同的經營模式已經跑出各自的代表企業。但總體來看,目前中心集中度不高,呈現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擴散態勢,可在全國范圍內并未形成占據消費者心智的強品牌,即行業的頭部企業都是局部區域內的領袖。其中一線城市的月子中心分布最為密集,但是形成品牌效應的月子中心每座城市不超過10家;二、三線城市多則5家,少則2-3家。
就月子中心的市場競爭現狀而言,企業數量雖然眾多,但是良莠不齊的現場仍然存在,虧損亦是行業的常態。因此,白皮書指出,要想在月子中心賽道上跑得又快又遠,“跟上時代和客戶需求的腳步”是重中之重。而進入3.0時代后,中國女性更重視月子中心的科技賦能能否滿足其使用需求,以及月子中心能否提供正向情感價值滿足其心理需求;在消費偏好上,更注重悅己的自我主觀感受。以上能力和體驗對于她們才是稀缺和重要的。
而作為3.0智慧月子的開創者和實踐者,茉莉智慧首席營銷官方蕾女士也表示,此次白皮書的發布,彰顯了茉莉智慧在引領國內月子中心行業實現服務標準化、產業規模化、服務迭代升級上的努力和決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