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關于促進網絡安全保險規范健康發展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的意見。《意見稿》提到,建立健全網絡安全保險政策標準體系,加強網絡安全保險產品服務創新,強化網絡安全技術賦能保險發展,促進網絡安全產業需求釋放,培育網絡安全保險發展生態。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多家網絡安全公司均已有保險業務。奇安信保險行業部兼企業行業部總經理戰劍新表示,本次《意見稿》從產業政策、財政政策和生態建設等層面進行了全面完善,標志著國家層面對于網絡安全保險的高度重視,對網絡安全保險市場將形成重大政策利好。
首個以網絡安全保險為主題的指導性文件
安恒信息網絡安全專家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該文件是國內第一個對外發布的以網絡安全保險為主題,促進網絡安全保險產業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性文件。主要聚焦了以下幾方面內容:建立健全網絡安全保險政策標準體系、加強網絡安全保險產品服務創新、增強網絡安全技術賦能保險發展、促進網絡安全產業需求釋放、培育網絡安全保險發展生態。文件的征求發布為我國接下來一段時期推動和發展網絡安全保險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安全廠商技術賦能,參與網絡安全保險服務提供了契機。
不過監管層對網絡安全的關注早在三年前便出現在了其他文件中:2019年,工信部就在《關于促進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要“探索開展網絡安全保險服務”。2021年發布的《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征求意見稿)》中也再次提出通過網絡安全保險服務監控風險敞口。
有聲音認為,網絡安全保險作為有效轉移網絡安全風險的工具,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并受到了相關部門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意見稿》擬推廣網絡安全保險服務應用,開展網絡安全保險服務試點。《意見稿》提出,面向電信和互聯網、能源、金融、醫療衛生等重點行業,以及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新興融合領域,圍繞網絡安全與信息技術產品服務供給側和需求側兩類主體,充分發揮網絡安全產業、網絡安全保險相關聯盟協會等作用,開展網絡安全保險服務試點,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網絡安全保險服務模式,促進網絡安全保險推廣應用。
國內網絡安全保險尚處起步期 未來增長空間大
《意見稿》還指出,擬培育優質網絡安全保險企業,培育網絡安全保險發展良性生態。其中包括鼓勵網絡安全企業、保險公司積極參與網絡安全保險生態建設,開展網絡安全保險優秀案例征集、網絡安全保險應用示范等活動,培育一批專業能力突出的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發展一批技術支撐能力領先的網絡安全企業、專業測評機構等,建設一批網絡安全保險創新聯合體,培育網絡安全保險發展良性生態。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目前包括阿里云、奇安信、安恒信息在內的多家公司均有在網絡安全保險方面領域的積累。如奇安信有獨立保險行業團隊,并與中國平安(601318)、太平洋(601099)、蘇黎世等多家保險公司存在業務合作;安恒信息牽頭制定的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標準T/CCIA 001-2022《面向網絡安全保險的風險評估指引》是網絡安全保險業內第一項正式獲批發布的標準。
戰劍新表示,從全球來看,網絡安全保險正在成為財險保險領域的新秀產品。根據《2022年全球網絡安全保險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網絡安全保險市場規模為92.9億美元,2022年約為119億美元。其中美國和歐洲目前占據著全球網絡安全保險市場的主要份額。
相比于成熟的歐美市場,在國內,網絡安全保險目前仍處于起步探索期,未來增長空間巨大。來自中國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網絡安全保險保費規模大約為7000萬元,雖較上一年增長3.2倍以上,但僅占財產保險保費規模的不到萬分之一,也不足網絡安全產業規模的千分之一。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陳荻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