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武漢市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將于近日正式印發實施。作為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中唯一獲批的省會城市,武漢在內陸開放型綜合運輸大通道建設等方面開展試點。
車路協同創新應用是前述方案的重要看點之一。其中如開放測試道路智能化改造、智慧公交等應用場景,在泛海控股建設的武漢中央商務區,早已有領先探索。
自動駕駛公交車一期測試路段從云霞路出發,經嫩江路、商務西路、云飛路的合圍路段,全場2.2公里,途經武漢中央商務區多元業態。2019年10月,武漢中央商務區自動駕駛公交商業運營項目落定,通過引入深蘭AI熊貓智能公交車,在江漢區開辟全國首個市中心自動駕駛測試路段,以科技優勢賦能公共交通運輸系統,領跑武漢中央商務區進入自動駕駛商用時代,全面推動智能駕駛技術在真實場景下的應用。
實際上,早在建設之初,泛海武漢中央商務區便是武漢規劃鐵路數量最多的城市片區:北接發展大道,南鄰建設大道,東臨香港路,西至青年路,橫跨城市一環線與二環線之間的繁華區域;交通路網以“兩縱三橫”分布,擁有5條線路、8座地鐵站點。
如今,泛海武漢中央商務區已這里構筑了地上、地下全立體人行、車行、軌道交通無縫銜接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兩縱三橫的路網骨架,共規劃城市主次干道共38條,其中18條道路與周邊現有道路相接,很好地銜接、融入了城市路網。
在軌道交通規劃方面,為滿足未來CBD商務功能的密集型交通疏散的需要,CBD交通規劃采取“以軌道交通為骨架”的交通策略,在CBD區域內共規劃設置5條地鐵線路,9個站點,其中軌道3、7、10號線穿越核心區。
光彩不僅在地面上,武漢CBD還有一座精彩的地下城。位于其下的華中地下交通環廊構建了龐大的城市地下空間,集地鐵、商業、交通、人防為一體。地下二層的交通環廊總長1.9公里,設置“6進6出”12條匝道。
“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德國人文地理學家F.拉采爾曾說。連接不同區域和城市的交通,就像人體的血管,將資源輸送到各個地方。
川流密布的路網連通了區域,也將之打造為城市的心臟之地——今天,當你驅車經過武漢市淮海路,深入漢口腹地時,抬頭便會留意到直入云霄的武漢中心大廈。圍繞其周邊約1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內,泛海國際SOHO城、泛海創業中心、泛海國際中心、武漢世貿中心、泛海時代中心皆坐落與此,構筑出一條美麗的武漢城市天際線。據統計,截至目前武漢CBD已開工建設145棟100米以上高樓,其中建成97棟,成為武漢在建百米高樓密集區域。
從摩天大樓構建的比肩世界一線城市的天際線,到地下空間與地面交通形成的立體交通構架,再到欣欣向榮的商務氛圍和生活氣息,隨著泛海武漢中央商務區日漸成熟,正逐漸擘畫出江城的新生機。而伴隨“交通強國”方案的落地推行,武漢中央商務區或將融匯其交通優勢,展現出更強勁的發展動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