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第六個“聯合國中小微企業日”到來。中小微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的“毛細血管”,不僅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也是經濟韌性、就業韌性的重要支撐。中國經濟也向來有一個“56789”的說法,中小微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就業,企業數量占全國企業90%以上。
但在疫情反復沖擊之下,眾多中小微企業發展舉步維艱。阿里巴巴《全球中小微企業在疫情后時代的挑戰、應對與轉型》報告中調查數據表明,全球2/3受訪中小微企業銷售收入下跌超過40%,25%規模10人以下、11%規模250人以下的受訪企業倒閉。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的影響包括供需兩方面,受制于中長期內投資下降、消費萎靡等因素,需求不足成為中小微企業復蘇的主要障礙。
《中國改革報》在中小企業?现赋觯笆杖虢怠①M用增、占用多”成為中小微企業對當前經營狀況的主要描述,但事實上并非市場不景氣,從已公布的宏觀經濟運行數據可以發現,新技術、新零售、新基建等領域仍在增長。如今的中國經濟只是需求側在不斷變化,市場有了新的驅動因素,在數字經濟時代,大部分中小企業更多是由于數字化轉型程度低,無法通過數據快速察覺作出反應,因此錯過了新的潛在發展機會,從而逐漸落后甚至蕭條。
突出重圍 數字化轉型成破局之道
2022年1月,總書記重要文章《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制定發展規劃、出臺鼓勵政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更是要求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為構建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要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完善數字經濟治理。
因此在數字時代浪潮下,數字化轉型是中小企業突出重圍、贏得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但從企業來看,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質量仍有待提高,有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僅有 25%的企業開展了數字化轉型,而中小企業的比例則更小?梢哉f中小企業既是數字化轉型的主體,也是轉型的重點和難點。
逆勢而上 尋找企業發展新生機
雖然國家大力倡導數字經濟發展,也出臺了眾多相關舉措,但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依舊是困難重重!吨袊母飯蟆分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相對緩慢的原因有很多,如資金投入、人才隊伍建設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企業管理者對數字化轉型的目的和意義沒有足夠清楚的認知,甚至個別企業僅僅為了數字化轉型而轉型。這樣也就導致眾多企業轉型過程中過于盲目,未能找到有力抓手,其背后數字服務商提供的轉型方案推動力不足,進而導致轉型緩慢甚至失敗。如此情況下又如何逆勢而上,轉型成功并找到發展新生機?
但在“東方甄選”的直播間里,看到董宇輝老師手拿玉米緩緩說著,“吃到這款玉米,我相信你會如我一樣回憶起童年。你一手拿著筷子戳的玉米棒子,一手抱著水井里剛取出來的冰鎮西瓜。那時候人間的事情你還沒有經歷,無憂無慮,你還年輕!边有“詩情畫意 ”的頓頓,溫文爾雅地談著《詩經》。而他們都是隨著新東方的轉型,在直播帶貨界殺出一條新路,火上熱搜,甚至讓公司股價飆升。
爆火之后,讓粉絲快速、安全收到“甄選寶貝”便是頭等大事,因此供應鏈平臺的建設則是其轉型的關鍵!皷|方甄選”通過與金蝶合作,在選品和樣品管理上實現流程化、標準化運營。后續金蝶也將為其數字供應鏈的構建提供持續服務,同時提供服務化、可復用、可擴展、可配置的供應鏈平臺,幫助“東方甄選”在快速發展過程中提高業務運營效率,為其構建起更強大的產品力。
祖名豆制品作為“中國豆制品上市第一股”,2021年大豆原材料成本上漲,他們毛利率同比略降,但營收同比增長9.1%, 2022年一季度營收更是同比增長11.1%。營收增加的背后,是祖名持續加大技術創新及研發投入,其在已有的多條國際一流的豆制品自動生產線,匹配與金蝶合作的數字化生產和數字化運營管理系統,以標準化方式生產盒裝豆腐,比散裝豆腐安全、安心,并能做到從客戶下單到對客戶交付在12小時內完成。在上海疫情期間,祖名更是延長生產時間,員工加班加點裝箱,已向上海提供了千余噸豆制品,覆蓋各大知名商超及線上平臺,保障社會供給。
“五力”協同 助力中小企業韌性成長
面對外部環境及自身發展的挑戰,數字化已經成為中小微企業維持運營、應對不確定性的關鍵舉措。新東方、祖名等企業通過自身及背后服務商助力成功進行數字化轉型,逆勢而上,在壓力重重的市場環境中展現出極強的韌性,這值得所有中小企業思考和借鑒。
歸根結底,企業想要贏得競爭,就一定要打造出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對于廣大中小企業而言,加快數字化轉型,金蝶認為從以下“五力”入手構建核心競爭力,實現韌性成長,是未來中小企業贏得市場的不二法寶。
首先是更好的產品力。在一切互聯下,企業自身的“獨立標簽”更為重要,企業需要回答的是“為什么是我”的問題,“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品很重要,是競爭力之一。第二,更強的獲客力是剛需。需要建立識別、連接、管理客戶的能力。例如今天很多消費品類的企業,八成的銷量來源于經銷商多層級的線下分銷,而在這個過程中,整體的社會供應鏈效率是極低的。第三,更好的交付力是本分。這里的本分,是指制造企業的立命之本,更是很多中小企業將商品制造出來的本領。第四,更好的口碑力是選擇。在數字經濟時代,一切皆連接,口碑是最好的營銷,來自于客戶可信圈的推薦往往更具真實性,企業需要從經營產品向經營客戶轉變。第五,更高的收益力是必然。取得收益的能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在國家對于專精特新“小巨人”統計中,七成深耕行業10 年,過去兩年的利潤平均增速25%,平均的研發投入更高達7%。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收益力或許是必然。
以上“五力”圍繞企業價值鏈展開,相互促進,中小企業可以對標“五力”,針對當下現狀選擇數字技術成熟的產品進行補足,進而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據悉,金蝶已經重新在中小企業市場研發并推出金蝶云·星空旗艦版,其是基于可組裝的企業級PaaS平臺金蝶云·蒼穹構建的,幫助所有中小企業實現可組裝,并且可以和金蝶全系列的云服務產品實現組合的應用,甚至包括生態企業以及友商的產品。這也將加快“五力”轉動,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韌性成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