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文靜 重慶報道
疫情攪局,白酒企業如何應對?5月26日,山西汾酒(600809.SH)董秘王濤在上證路演中心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盡管今年華南、華東、東北、華北等地因突發疫情,影響了白酒消費場景中重要的餐飲渠道,但目前市場一線庫存趨于合理,電商平臺持續建設中,公司有信心保持汾酒產品的銷售持續、健康、良性的高質量增長,力爭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左右。
今年第一季度,多家白酒上市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實現雙位數增長,尤其是山西汾酒以單季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元、同比增長44%和凈利潤同比增長70%的增速居前。
疫情攪局
疫情在多地突發對白酒消費場景造成影響,尤其是二三線白酒企業面臨銷售下行和庫存壓力。4月下旬,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相關會議上說,酒業有的熱點品類和熱點產區一季度銷售下滑,全行業的調整正在進行時。
在2021年度和2022年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山西汾酒管理層也直面了疫情對該企業帶來的影響。董秘王濤說,在國內,今年,我國深圳、上海、吉林、長春、北京等地因疫情突發,餐飲渠道受到較為嚴峻的影響,部分區域暫停公共餐飲服務,酒吧、夜場人流下降,行業中不少二三線企業的酒類產品銷量受到嚴重沖擊。
同時,此次疫情對供應鏈的影響較大,一些客戶倉儲庫房處于封閉區域,下游訂單無法正常出貨,部分受疫情影響的市場出現階段性動銷停滯。
山西汾酒副總、汾酒銷售公司總經理李俊說,在國外,隨著近年來全球疫情的發展蔓延,海運費上漲嚴重,貨物運輸周期加長,海外消費者購買力縮水,導致消費方式和購物需求發生很大改變,酒類消費需求大幅度下降,汾酒國際市場的開拓受到一定影響。
分層繁榮機遇
但機會和挑戰同在。
首先,疫情擋不住白酒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的步伐。山西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清茂回答機構投資者提問時分析,預計在“十四五”期間,頭部企業再度走上發展快車道,加劇行業“強分化”趨勢。
其次,消費升級帶來行業分層繁榮機遇。他說,商務和大眾消費已經成為中高端名酒消費主體,消費者更加注重品牌和追求性價比。
在產品表現上,山西汾酒的青花汾和光瓶酒兩頭迎來發展空間。
李俊說,青花系列主要指青花20、青花復興版,青花40中國龍這三款核心產品。山西汾酒司按照 “抓兩頭,帶中間”的產品策略,抓好青花20的規模性擴張和青花40的價格標桿,帶動青花30的規模化發展。
青花汾酒的市場拓展是山西汾酒發展的重中之重。李俊說,華東、華南市場作為公司的重點市場,一季度營收取得較好增長。
山西汾酒總經理譚忠豹進一步表示,今年,山西汾酒將圍繞“大基地市場+領袖市場”進行重點突破。以傳統的山西根據地市場擴展到環山西市場為主的大基地市場,包括河南、山東、河北、內蒙、陜西,形成大基地市場防火墻。同時,山西汾酒將在北京、上海等市場實現銷售上的突破。
“青花汾是汾酒的形象產品,只有青花汾酒持續不斷做強品牌,做大市場鋪量規模,做好和核心消費意見領袖的互動,才能支撐汾酒的高質量發展。”袁清茂說。
同時,性價比高的低端酒迎來了機會。
李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說,隨著消費升級,光瓶酒將向著跨價位、跨品類、跨消費、跨場景的新生態加速發展。光瓶酒市場將持續擴容,從低關注的市場躍升為千億級的藍海。所以,山西汾酒的玻汾要在有一定消費基礎、但消費氛圍需強化的優質區域與自飲消費者高粘性的優質渠道重點投放,逐步實現量價齊升,最終居于50元單品的強勢地位。
在國際市場,雖然國外消費力有所下降,但截至2021年底,山西汾酒在東南亞市場大力發展直銷客戶、團購客戶,新加坡、日本、泰國三大市場的汾酒銷售同比增長20%,同時開拓空白市場1個,新增終端網點265個,開辦汾酒體驗中心2家,發展直銷客戶(汾酒會員)200人。
去年10月,《青花汾酒》企業標準在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發布,各項指標嚴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與國際酒類標準接軌,為山西汾酒的國際化發展戰略提供技術支撐。
去年白酒上市公司年報顯示,山西汾酒以199.7億元的營收規模和5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位居白酒上市公司第5位,營收第3位是洋河股份(002304.SZ),凈利潤第3位是瀘州老窖(000568.SZ)。
“‘三分天下有其一’是汾酒復興的階段性目標,該目標不僅是銷售收入進前三,重要經營管理指標都要進入前三位,同時要帶動整個清香品類成為白酒市場的快速增長極。”袁清茂說,作為四大主流香型,清香型白酒一直是極具競爭力的香型白酒之一,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該香型的消費群體在不斷擴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