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萬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將于4月起正式實施,這是今年穩定宏觀經濟的關鍵性舉措。
3月22日,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下稱《公告》),明晰了留抵退稅新政的企業行業標準、時間、操作方式等關鍵信息。財政部也已經撥付地方首批支持小微企業留抵退稅的專項轉移支付4000億元,支持地方留抵退稅。這些都為4月正式實施的大規模留抵退稅鋪路。
為了更好地讀懂此次增值稅留抵退稅新政,3月23日,第一財經記者專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她認為此次增值稅留抵退稅規模大,覆蓋面廣,且直接針對企業現金流,是政府應對當前經濟下行、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的關鍵舉措。
馮俏彬建議,落實好此次留抵退稅,要各方協同,做好國庫資金調度、加強退稅資金監管,用好稅收大數據防止騙稅、騙補貼行為。未來,要進一步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制度,也適時推動增值稅三檔稅率簡并為兩檔,減少留抵稅額形成和積累的制度性成因。
退稅力度大見效快
第一財經:隨著《公告》等出臺,事實上宣告了1.5萬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進入落地實施階段。從此次《公告》等內容看,你覺得今年退稅新政有何特點?
馮俏彬:《公告》出臺后,增值稅留抵退稅進入了落地實施階段。我認為此次留抵退稅有三大特點。
第一,退稅金額高。今年1.5萬億元留抵退稅規模,相當于前些年好幾年的減稅降費規模,力度大。
第二,覆蓋面廣。之前業內認為留抵退稅主要針對制造業,但今年實際上留抵退稅不僅針對制造業,還擴大到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五個行業,再加上這次留抵退稅還針對所有的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工商戶。因此可以說這是一項普惠性政策。
第三,減負最直接。當前企業經營一大難題,主要體現在資金短缺,這就需要企業通過貸款、發債等方式籌資。而留抵退稅是將稅款直接打到企業賬上,緩解企業現金壓力,直接見效。
第一財經:正如你談到,這次1.5萬億元留抵退稅規模很大,這占去年增值稅收入比重約24%。為何國家會在今年選擇大規模退稅的方式來給企業紓困?
馮俏彬:除了1.5萬億元留抵退稅,今年還有1萬億元的減稅降費政策,因此今年給企業減負總規模高達2.5萬億元。之所以國家實施力度如此之大的退稅減稅降費政策,跟當前國內外形勢密切相關。
從國際環境來看,疫情仍然是今年全球宏觀經濟運行一大變數。目前疫情依然在擴散,各國應對策略不一,這對全球經濟恢復造成沖擊,前期各國應對疫情采取了比較激進的財政金融政策,加上供給能力受到沖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大,全球經濟恢復的基礎不牢。另外俄烏沖突也進一步加大了全球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性。
在外部環境壓力加大、不確定性急劇增加的情況下,我們要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穩住國內宏觀經濟。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現在看一些壓力不僅沒有緩解,近期還有加大勢頭。比如,近期股市、債市、匯市波動較大,資本市場預期轉差。而穩住宏觀經濟的核心,是要保住1.5億戶市場主體,減稅降費正是保住市場主體最有效的舉措。因此今年國家出臺更大規模減負政策十分有必要。
近些年,中國連續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坦白講通過降低稅率、稅基的方式的空間已經很小。而現行稅收制度、稅收優惠政策還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的方面,比如過去所累積的巨額增值稅留抵稅額。
因此需要從減輕企業負擔、完善稅收制度、財政可承受等方面找到一個平衡點。增值稅留抵退稅正好就在這個節點上,它不僅能直接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還有利于完善增值稅制度,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另外中央政府通過動用“家底”,財政也能承受,達到了一舉多贏的效果。
第一財經:這次1.5萬億元留抵退稅中,國務院預計小微企業、個體戶退稅近1萬億元,為何這次退稅“紅包”集中派發給小微企業、個體戶?
馮俏彬:1.5億戶市場主體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超過1.4億戶,是市場主體的主體,數量龐大。雖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貢獻的產值、絕對稅收規模并不大,但這是老百姓(603883)的生計和飯碗,跟民生就業直接相關。
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主要分布在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因資金、技術等局限,抗風險能力弱,它們也是受疫情沖擊最大的行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觀察到,一些小餐館受疫情沖擊而倒閉的情況。因此此次面向小微企業、個體戶留抵退稅,背后體現了國家盡最大努力保住小微、個體戶的愿望,因為這關系到民生,關系到社會穩定。
第一財經:除了小微企業外,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大中型企業,也是此次留抵退稅受益者,退稅重點支持這六大行業有何深意?
馮俏彬:這里主要有兩點考慮。第一,這六大行業都是實體經濟,是我國國家經濟和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柱和骨干,這些行業一直都是國家鼓勵支持的對象。第二,這六大行業也是增值稅留抵稅額積壓最多的幾大行業。因此針對六大行業退稅,是很有針對性的。
中央政府動老本支持退稅
第一財經:中央財政在按現行稅制負擔50%退稅資金的基礎上,再通過安排1.2萬億元支持基層落實退稅減稅降費和保就業;久裆。其中,對新增留抵退稅中的地方負擔部分,中央財政補助平均超過82%。為何這次退稅主要由中央財政承擔?
馮俏彬:前幾年,存在一些地方由于財力不足而沒有完全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的現象。近兩年中央財政通過加大轉移支付力度來支持、保障減稅降費政策落地落實,今年更是如此。
今年1.5萬億元的留抵退稅,按照增值稅中央與地方五五分成的規則,理應各自承擔一半的退稅額。但目前中國地方財力不均衡,一般情況下是東部好于中西部,省級好于市縣。加之去年房地產行業下行,土地收入大幅放緩,使得地方拿出一筆巨額資金退稅有現實困難。
另外,由于地方預算早于中央預算,在中央出臺留抵退稅決定之前各地其實已經安排好了全年預算盤子,因此不少地方可能沒有多余的資金來退稅。
因此這次中央政府動了老本,比如通過央行上繳超1萬億元利潤等籌資,來承擔留抵退稅資金大頭。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確保退稅減稅降費政策不折不扣落地,同時避免對基層財政運行、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帶來影響。
第一財經:對于隨后1.5萬億元巨額增值稅留抵退稅精準、有效、安全實施,你有何建議?
馮俏彬:首先要做好資金調度。目前留抵退稅的資金方案和具體退稅時間節點都已明確,下一步執行落地的關鍵就是做好國庫資金調度,比如哪些地方需要多少資金、什么時間需要、這筆資金到哪些省市縣……等等,國庫系統需要做好調度。
其次要加強資金監管。目前,中央已決定,留抵退稅的資金要納入了財政直達資金管理。目前這方面已有有一套較為完整的體制,能很好地滿足監管要求。
再次,用好稅收大數據等,堅決打擊騙稅、騙補等不法行為。主要是防止一些不法企業虛開增值稅發票和個別地方虛增退稅資金,保證留抵退稅工作有序進行。
第一財經:此次增值稅留抵退稅新政實施后,對中國的增值稅留抵退稅制度有何影響?對未來進一步完善中國增值稅留抵退稅制度有何建議?
馮俏彬:這次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將甩掉影響增值稅制度優化的一個重大歷史包袱,構建更加現代、科學增值稅制度,由此站上了一個全新的起點。
因為導致增值稅留抵稅額形成有多重原因。一是納稅人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在時間上不一致造成的,如集中采購原材料和存貨,尚未全部實現銷售;投資期間沒有收入等。在所有實行增值稅制度的國家,這個現象都是存在的。解決的辦法是將沒有抵扣完的進項稅由結轉下期轉化為當月解決。我國通過這次增值稅留抵退稅改革,有望解決這個問題。
二是增值稅制度設計的問題。在多檔稅率并存的情況下,如果銷售適用稅率始終低于進項適用稅率,就會形成一個稅率級差,進而不斷形成留抵稅額。如果不加快增值稅制度改革,未來留抵稅額還會不斷產生、不斷累積。
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在推進今年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改革的同時,考慮在未來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加快推進增值稅稅率三檔簡并為兩檔這一已經明確的改革,以收斂稅率級差,減少留抵稅額形成和積累的制度性成因,不斷優化和完善增值稅這一對于我國現化財稅制度而言極端重要的稅收制度。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