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觀網財經 周毅】12月29日上午,觀察者網從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證實:林瑞陽、張庭夫婦的上海市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因涉嫌利用網絡從事傳銷活動被立案調查。
人民日報評論部官方微博就此發表評論,呼吁“剜掉網絡傳銷毒瘤”。該微博指出:法治社會,容不下違法鉆營的“秘密”;法律之傘,只保護守法本分的經營。相關機構與網絡平臺需要加強技術甄別,撕開包裝馬甲,治理各類線上、線下傳銷活動,重拳出擊不能停,深挖細查見成效。

媒體報道截圖
從娛樂圈跨界做微商生意的張庭夫婦,憑高調宣傳屢屢刷屏,并構建起龐大的商業帝國。單單是兩人擁有的達爾威公司,2018年度繳稅總額就高達12億元人民幣。但張庭夫婦及其公司不僅遭到多家媒體關于其涉嫌傳銷的質疑,更有消費者投訴其旗下產品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此外,張庭夫婦的公司還曾因“員工下跪領粥”和“男明星與女員工親密互動”等事件引發網絡討論,可謂爭議不斷。
值得一提的是,張庭夫婦在經商過程中,以恩愛人設吸引了不少關注。林瑞陽不僅為二人購置豪宅,甚至出手闊綽,為張庭閨蜜送樓,話題度可謂拉滿。與此同時,林瑞陽的前妻曾是彼時臺灣的當紅女星,早早放棄事業、下嫁生子。如今她卻獨立撫養著孩子,還要無緣無故遭到網絡暴力。陳年舊事讓人無比嗟嘆。

社交媒體截圖
媒體起底TST傳銷帝國:多層級代理銷售,典型的“返利傳銷”
中國網財經8月11日的文章指出,張庭、林瑞陽夫婦創立的“TST庭秘密”等產業鏈產品采用了多層級代理體系的銷售模式,而“TST庭秘密”模式看似只有兩級代理,但在不少人看來,其返利層級早已超過3級,是典型的“返利傳銷”模式。
據報道,“TST庭秘密”公司將代理商分為兩類,一類是藍卡,一類是紅卡。藍卡和紅卡的共同點是首次單月業績滿2500元,享受160元的額外獎勵。但是藍卡與紅卡的獎金制度相差甚遠,所以代理在推廣過程中,會極力推薦新人升級為紅卡代理。
其中,僅紅卡代理就分為A、B、C、D、E、F六個級別,工資由個人業績提成、團隊批零差獎金、自媒體教育推廣獎三部分組成。觀察者網發現,這一說法與財經媒體“世直研”2019年2月25日發布的調查文章基本一致,不過名稱略有不同。
紅卡即一些代理商所謂的“金卡”。
一位TST代理商對“世直研”工作人員介紹,TST將所有的代理商區分為金卡和小金卡代理。小金卡的工資由兩部分組成:業績在2500元以下的,個人銷售提成15%;除此以外還有所謂自媒體推廣獎:團隊業績在2500元以下,但是個人賣貨額達到600元,發展的直系代理總業績在1000元以上,那么就有總業績3%的“推廣獎金”。
這意味著:“團隊銷售額”越高,金卡等級越高,個人提成也越高。
一份TST代理商出具的“招商說明書”顯示,最高級別的金卡A類代理商,其團隊業績在25萬元以上。代理商個人提成比例為32%;如果達到30萬以上的所謂自媒體業績要求,還可以再獲得總業績5%的獎金。

TST旗下smile團隊發出的招商說明書 來源微信公眾號“世直研”
文章稱,除了所謂的業績提成和自媒體業績獎,代理商還有所謂的批零差獎金。此外,代理商可以招代理、組建自己的團隊。曾被曝與林瑞陽十指緊握、拍下親密互動照片的TST西南大區負責人“阿紫”,就曾在其微博中介紹稱她團隊每月零售額突破4億元,總銷量突破80億元。

@TST西南大區負責人阿紫截圖 轉引自“世直研”
法律專家:TST模式與傳統傳銷有所不同,但似乎本質無二
與動輒非法拘禁、施加暴力的傳統傳銷相比,TST的銷售行為有很強的隱蔽性。
《禁止傳銷條例》規定: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中國政府網網站截圖
TST涉嫌傳銷的隱蔽之處在哪里?
其一,沒有設置門檻費。如果成為代理需要繳納門檻費,那么就符合“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的標準,非常容易被辨認出其傳銷行為,但TST規避了。不過據報道,TST小金卡(銀卡)早年曾要求代理商必須銷售滿300元,這一要求后來被取消。
其二,隱藏層級關系。通常來看,傳銷活動在組織形式方面的特征是:參加者人數眾多且形成層級關系。具體要求參與傳銷活動的人員在三十人以上,層級在三級以上。

最高檢察院網站截圖,文章來源《檢察日報》
印波是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教授,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刑事部兼職律師。他指出:TST的商業模式和其接觸的被定性為“傳銷”的模式有所不同,但似乎本質上無二。
印波稱,TST的商業模式反復強調,你的獎金只與你發展的直接代理之獎金發生關系,和下線的下線沒有勾稽關系。如此一來,看起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三級是無法形成的,只有兩級。“想必是有高人支招。”
印波表示,TST一直在致力于規避傳銷罪的風險,還在合法合規納稅,“較很多傳銷企業高明很多”,但是其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依舊可以得到認定。
值得補充的是,在團隊計酬式傳銷中,個人收益與團隊業績息息相關,這勢必會激發團隊負責人幫助下線銷售員獲得更好的銷量和發展新人,幫助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民主與法制》2019年第8期文章截圖
TST的宣傳是一套說辭,現實中又是另外一副景象。
TST號稱無需囤貨,但事實上很容易出現代理商為了維持銷售資格和提成比例,自己消費、囤貨的行為;TST號稱零成本,但是要成為高級別的代理商,是不是就得不停地發展人、擴大業績?這無法擺脫“拉人頭”的問題。
TST的加盟方式非常簡單,代理商可以網上直接申請,或添加客服微信、電話申請。上游新聞2019年4月報道中提到,TST宣傳稱:“我們和傳統的微商不一樣,其中含有銷售模式,正是由于其銷售模式的誘惑力,1天新進代理達到1萬余人。這很不可思議,人人都有代理權限,人人都可以賣TST的產品。”
那么問題來了:一個人既不懂化妝品,也不懂銷售,不需要相應的資質,僅僅因為購買產品,就可以獲得代理資格。這樣的商業模式,如何證明自己是完全清白的?

圖源微信公眾號“ 李旭反傳防騙團隊”
據微信公眾號“ 李旭反傳防騙團隊”12月24日消息,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證函表示,2021年6月5日,該局對上海市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涉嫌傳銷立案調查,并逐級向上級報備。
查證函明確:“因其利用金融機構轉移或隱匿涉傳銷資金,該局已依法申請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目前案件在進一步調查中。”
張庭夫婦商業版圖龐大,TST日常令人咂舌
張庭夫婦的達爾威公司,曾多次以高額納稅走紅。
2019年,達爾威獲得“2018年度上海市青浦區百強優秀企業”稱號,以及青浦區“2018年度納稅最高獎”。大會當天,張庭夫婦便對外公布稱,達爾威2018年度納稅總額高達96億元臺幣(約21億元人民幣)。
達爾威是美妝品牌TST的經營主體,“TST”(庭秘密)系列護膚品和食品曾招來范冰冰、趙薇、徐崢、陶虹、曹格、張馨予、劉濤、明道等明星為其站臺,林志玲還擔任了TST膠原蛋白飲料的代言人。高調的宣傳,是不少消費者對其信任的原因之一。
這也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利潤。

某代理宣傳其業務營收
在涉嫌傳銷之外,TST還被投訴質量問題。
2016年,有消費者曝料稱“TST庭秘密”化妝品導致多人“爛臉”——消費者在使用產品之后,臉上起了硬疙瘩,用了三四個月之后開始大面積爆痘,這一事件引發各界關注。

某電商平臺截圖
當時“TST庭秘密”代理回應稱,這是“排毒反應”。隨著事件不斷發酵,張庭發布長文解釋,稱因用戶膚質不同,導致對化妝品反應不同。她強調“TST庭秘密”產品均可放心使用。

某患者出具的診斷書
此外,在達爾威之外,張庭夫婦投資和任職企業眾多,商業版圖相當龐大。根據啟信寶數據初步統計,林吉榮(林瑞陽)和張淑琴(張庭)旗下企業遠遠超過了100家。

啟信寶截圖
除了高調的宣傳之外,張庭夫婦和TST企業還常常以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刷屏。
比如員工“下跪領粥”。
今年年初,林瑞陽一位員工曬出一段“下跪領粥”的視頻,爆紅網絡。配文稱:“在公司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在臘八節親自為我們盛一碗暖暖的臘八粥”、“他是我事業上的領路人,也是人生導師,如兄如父”。
面對網絡爭議,1月25日深夜,這名女員工回應稱:“97年的女孩子在60歲林大哥面前也是晚輩,作為有教養的人,長輩給盛飯的時候,蹲下去是應該的,本來是好事”。

社交媒體圖片,下同
該員工指責稱,有關林瑞陽旗下公司企業文化的質疑是“斷章取義”。

此外,作為有婦之夫,林瑞陽和女員工十指相扣、過度親密,不少網友表示不能理解。

憑借其人脈,讓男明星和女員工互動,似乎還成為某種“福利”。
據新浪娛樂2020年12月報道,有網友反映,張庭夫婦公司會邀請明星站臺。在某次活動中,已婚且身為人父的男星明道在站臺時,與女員工的互動方式竟然是吻頭發、聞脖子和幫涂護手霜等內容。女員工排隊等著上臺,明道一遍又一遍地重復互動行為。
不少網民直呼“辣眼睛”。明道工作室隨后則發文稱,這是“正常互動”,并警告部分網絡用戶,要其立即停止將歪曲事實的言論再次發酵。
在不少網民看來,這些操作讓人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

狗血劇情照入現實,林瑞陽前妻遭遇PUA?
林瑞陽出生于臺灣宜蘭,曾因影片中的大膽裸露鏡頭引發話題,受到關注。隨后出演《一簾幽夢》和《絕代雙驕》等影視劇,成為紅人。在娛樂圈,他曾有“臺灣第一小生”之稱。
即使現在兩人互動頻頻,有頗為恩愛之感,但林瑞陽的原配并不是演員張庭。
據臺灣《自由時報》早年報道,林瑞陽的前妻是紅極一時的觀眾“夢中情人”曾哲貞。

曾哲貞舊照,社交媒體圖片
臺媒稱,曾哲貞在事業當紅期下嫁給當時默默無聞的林瑞陽,為其誕下一對兒女。但后來林瑞陽的婚外情被曝光,兩人離婚。孩子由曾哲貞撫養。報道稱,林瑞陽不僅減少約定的撫養費,對孩子們也極少看望。

臺媒報道截圖
2020年,林瑞陽和張庭因為其巨額財富風光無限的同時,曾哲貞卻因為前妻身份遭到了一些網民的謾罵,有言論甚至攻擊道:“自己沒本事管住自己老公還罵人張庭勾引,人家張庭有那個臉蛋有那個身材”、“你這種女人就是活該”……
攻擊言論之粗鄙,以及其中肉眼可見的惡意,即使旁人也會觸目驚心。

社交媒體截圖
面對網絡暴力,曾哲貞在社交媒體上安靜地寫道:
“一段婚姻的結束,不代表人生的終結,我只想安安靜靜地過生活。”

外人很難感同身受的地方在于,風淡云輕的“隨時候教”四個字后面,藏著多少惡意的攻擊?是否又藏著曾哲貞作為一位普通女性,被自己信任之人傷害和PUA的過往。
據臺媒報道,林端陽追求曾哲貞時,她和她的父母都不太敢接受他,“緋聞實在不少”。但一段時間接觸后,曾哲貞悄悄和林瑞陽訂了婚。“問起曾哲貞欣賞林瑞陽哪一點,她不勝嬌羞卻又很肯定的說:他十分有責任感、穩重、踏實、孝順。”
兩人結婚的時候,正值林瑞陽父親離世。曾哲貞沒有穿婚紗,結婚照也沒拍。婚后,她的心力都放在林瑞陽身上,替他張羅服裝,盡量讓他打扮得好看一點,帥氣一點。在臺媒彼時的報道中,懷有身孕的曾哲貞欲語還羞,林瑞陽則喜形于色:“我們一切順其自然,不過我想有個小寶寶,一定可以增添不少家庭情趣!”

臺灣雜志1990年文章截圖
可誰曾想,身為一位女孩,一位母親,曾哲貞的生活后來會成為一場噩夢。
在迎娶“學生情人”曾哲貞后,林瑞陽緋聞不斷,后來被曝出軌張庭。事件一度沸沸揚揚,面對各界關注和質疑,彼時林瑞陽經紀人夏玉順指控稱“那個蜘蛛精(張庭)想要吃我們家的唐僧肉(林瑞陽)。”張庭為此事哭暈倒地,送往醫院,曾哲貞也備受折磨。

《一簾幽夢》中林瑞陽飾演的楚濂,在愛上綠萍后又愛上其妹妹 社交媒體圖片
2016年,林瑞陽對臺灣《聯合新聞網》表示,1990年他和曾哲貞就已經離婚,“為了孩子他答應了曾哲貞的請求”,兩人再次辦理登記;1995年再次離婚。1998年,林瑞林和張庭二人被拍到牽手親密,林瑞陽說:“之所以忍耐二十年不講,是因為當時孩子還太小。”
不過據娛樂話題微博博主@蘿嚴肅 早年報道,有臺灣網友表示,林瑞陽留給前妻的房子是預售屋,按照十幾年前的物價沒多少錢。在跟林瑞陽離婚后,曾哲貞還曾被人欺騙損失錢財。2010年,還有媒體曝光曾哲貞需要借錢度日。與風光的林瑞陽相比,曾哲貞拉扯兒女長大,實在辛苦。
如今30年過去了,或許其中的感情糾葛,外人難以評說。但在不少網友印象中,曾哲貞為彼時的丈夫荒蕪了事業,她的經歷也是引人同情和惋惜的。其中的一些細節難免讓人猜想,曾哲貞當年退隱背后,是否遭遇了PUA。

社交媒體圖片,后文同
@蘿嚴肅 文章表示,當年的曾哲貞無疑是“萬人迷”,事業不遜于林瑞陽。年方20歲,事業剛剛開始,就結婚并專注于家庭。林瑞陽說,因為曾哲貞年紀小、又怕演藝圈的浮華、是非影響她,因此沒有讓她繼續留在演藝圈工作。
不知道這份浮華,到底擊敗了誰。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媒體報道截圖
曾哲貞結婚了也有片約,但是林瑞陽出面拒絕。“太太也是明星,而且年輕貌美,有些制作人也動過曾哲貞的腦筋請她演戲,但都被林瑞陽婉拒,不為別的:她演技不行,很不真實,一檔《啞妻》演完我就告訴她不必再演了,過去也有人批評我演戲離譜,自此我拿它當座右銘化悲憤為力量,我太太則是人家一說就立刻放棄,不能接受批評就沒有進步,所以不可再復出,在家享受我的努力也不錯。”

臺媒報道截圖
報道稱,林瑞陽說:“我覺得一般男人觀念是不一定要一個很愛自己的女人,但卻要一個很能體諒包容的妻子。”在這個原則下,林瑞陽首先要曾哲貞給他基本的信任和尊重,不去他工作的地方。
文章稱,在離婚早期,曾哲貞還保護著曾經的丈夫,甚至歸因于自己:“離婚后,我懂事了許多、長大了許多。八年的婚姻,他真的對我很好,離婚主要是我的脾氣不好,他承受了我許多情緒。他以前面對外面的壓力,是我不能體會的,現在我終于了解了。”
這一切,都讓不少網友對曾哲貞的遭遇感到關切。
觀察者網留意到,在林瑞陽跨界經商,秀恩愛又秀財富之際,曾哲貞曾淡淡地寫下一句“在你得意時,記得留一條人讓人好過~”。而曾哲貞最近的一條社交動態發表于28日,她的女兒在酒店防疫,這位母親祝福自己的女兒生日快樂。

反觀林瑞陽的最近兩條微博,一條不知道是不是心靈雞湯,一條是轉發被調查的回應。

如今的林瑞陽,正身陷傳銷調查。
12月29日凌晨,張庭夫婦旗下的公司在微博@TST庭秘密 發布聲明稱,“非常感謝河北石家莊政府指導我司排查風險,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我司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工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