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尚德機構入選《北京民辦學校(教育機構)踐行社會責任行動報告》,并榮獲“北京民辦教育機構踐行社會責任行動獎”。據了解,該報告與獎項均為北京青年報社旗下官方網站北青網發布,希望能夠通過此次活動,匯聚行業公益力量,向社會展現民辦教育公益內涵,提升首都民辦教育公益形象。
主辦方表示:“北京民辦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始終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和人才優勢,教書育人的同時積極踐行行業社會責任,在提供公益支持、開展志愿服務、助力教育公平和普惠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貢獻。”
對此,尚德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鄉村振興、教育普惠成為整個社會共同關注的重大命題,而職業教育、終身教育則是促進鄉村振興和教育普惠的重要手段之一。為此,尚德機構結合自身作為在線職業教育公司的‘互聯網’和‘教育’雙重屬性,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企業基因融入社會責任工作中,助力優質教育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共享。能夠作為案例入選民辦教育機構社會責任行動報告并獲得相關獎項,是對‘尚德方案’的肯定,尚德機構也將繼續努力,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教育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內涵。”
踐行教育公益,助力職業教育發展
自2003年成立起,尚德機構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將社會責任工作落到實處。經過不斷探索,尚德機構將“用科技與人文重塑教育”的企業使命與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相結合,秉持“讓每一個人愛上學習,并從學習中收益”的企業愿景,于2016年發起了“互聯網+教育”公益項目——“尚進生計劃”。
該計劃秉持“尚心聯夢 立德樹人”理念,以“用教育點亮人生”為愿景,旨在幫助更多人提升職業水平、增加就業能力、提高個人素養、實現自身夢想,賦能更多地區的教育產業發展,希望讓落后地區獲取優質教育資源、讓“尚進生”學員開拓眼界,同時通過科技和人文的力量讓身處不同地區的學員之間有機會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2019年,尚德機構對“尚進生計劃”進行了全面升級,確立了“五個一”發展目標,即尚德機構將在10年內為“尚進生計劃”投入1億元資金,組建100個定制化服務的“尚進生”班級,招募并組建一支由1000名志愿者組成的“尚心”志愿者服務隊,為全國10000名“尚進生”學員提供免費學習機會。
加大扶持力度,促進教育資源普惠
據悉,“尚進生計劃”最初是由大涼山開始,在“尚德模式”得到驗證后逐步向全國推廣,進展顯著。以今年為例,“尚進生計劃”經過精心籌備,于10月進一步深入祖國腹地,落地西藏自治區,為西藏那曲索縣和阿里普蘭縣的鄉村教師、基層干部、基層建設者、待就業人群等提供免費課程培訓,其中與那曲索縣的合作時間為5年,計劃涉及總金額500萬元。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工作過程中時常感到自身能力水平上的不足,一直都希望通過學習進一步提升自身能力,繼而更好地為民辦實事。感謝尚德機構,可以給我一次系統學習的機會,我一定好好學習,并將所學應用到工作崗位上,做到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那曲索縣“尚進生”拉巴江村表示。
除在地區上不斷拓展外,“尚進生計劃”還不斷豐富覆蓋人群的種類。例如,今年11月,尚德機構與太陽語夢想學院聯合推出“夢想助學計劃”,將成骨不全癥(俗稱“瓷娃娃”病)患者納入“尚進生”群體中。在招募過程中,50歲的許先生,感慨尚德機構讓他彌補了前半生的遺憾,承諾將在余生用所學幫助更多的人。
截至目前,“尚進生計劃”已累計落地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為總計5380人免費提供了多種類別的學習機會,其中涵蓋了鄉村教師、支教老師、鄉村基層干部、婦聯干部、脫貧致富帶頭人、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富余勞動力、殘障人士、貧困群體等。
除結合自身教育和科技實力,持續助力鄉村振興、低收入人群增收、教育均衡發展等民生領域外,尚德機構也一直在積極聯合各類合作伙伴,不斷探索新的可能。僅在今年,就聯合杉樹支教,發起支教教師招募計劃;聯合中國扶貧公益基金會,發起“小小公益傳播官”評選活動;攜手騰訊教育、騰訊廣告等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成立職業教育公益聯盟、發布“UP職計劃”等。
未來,尚德機構還將繼續推廣公益助學項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惠及更多地區和更多渴望擁有多彩人生的“奮斗者”們,聯合更多合作伙伴,最后讓“獨行快,眾行遠”的口號得以深入人心。“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在線教育的力量,點亮每一個希望扎根鄉村的鄉村老師的人生之路,再由這些老師點亮每一個山間田野里孩子們的人生之路。”尚德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