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以來,科技巨頭紛紛入局智能汽車產業,重金布局電動汽車以及無人駕駛技術。隨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加速發展,5G技術的廣泛應用,汽車智能化水平將大幅提升。智能汽車即將迎來“春秋時代”。
信達證券在《汽車、VR共振,電子產業的下個十年》表示,自動駕駛大勢所趨,光學/AR產業鏈最為受益。伴隨著自動駕駛方案的持續演進,車載攝像頭無論量與質均有顯著提升。
資料顯示,中國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9.7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38.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6.4%。在ADAS、車聯網等行業的發展帶動下,中國車載攝像頭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數據顯示,單車搭載攝像頭數量將會從1~2顆增長到10到20顆,預計2025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達到27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5.7%。
對于車載攝像頭這一市場,國內光學賽道的頭部廠商已提前開始布局。作為光學光電的龍頭企業,歐菲光(002456,股吧)在智能汽車領域已經完成了智能中控,ADAS、車身電子三大分支的布局,并不斷通過新場景的拓展來豐富、完善產品矩陣。7月1日,歐菲光智能汽車事業部上海辦公室遷至新址,也傳達出公司將重點發力智能汽車業務的跡象。
篤定前行,從“盡力而為”到“全力以赴”
“欲速則不達”。回顧歐菲光發展歷史,可以看出這家公司從不推崇蠻干,而是搶先抓住機遇,步步為營、行穩致遠。
從歐菲光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幾乎每次轉換賽道后,公司的表現都愈發出色。2002年,歐菲光研產紅外截止濾光片業務,2006年業務市占率高達三分之一,做到全球頭部地位;2010年公司增加觸摸屏業務,2013年也實現了業務行業領先;2014年公司進入生物識別領域,建成亞洲領先指紋識別模組工廠,2016年做到指紋識別模組單月出貨量行業領先;2012年,公司還進入攝像頭模組領域,從2016年開始,公司持續保持行業龍頭地位至今。
眼下,進入新時期的歐菲光,在面臨業務和場景重構的同時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增長空間。
6月,歐菲光發布未來五年戰略規劃,對公司五年內的發展方向做出了清晰部署,并表示將智能汽車業務作為重點開拓的業務領域。
歐菲光早在2015年布局智能汽車領域,目前已取得20余家國內外車企的一級供應商資質,發展后勁十足。在歐菲光五年戰略規劃中提到,依托在光學光電領域的技術優勢,公司將深度布局自動駕駛、車身電子和儀表中控,以光學鏡頭、攝像頭為基礎,延伸至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抬頭顯示(HUD)等產品,豐富產品矩陣布局,并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適逢其時,公司將充分利用先發優勢,趕在行業存量競爭階段前,從研發、市場銷售、生產等全方位加大資源配置,力爭實現到2025年智能汽車業務收入規模行業領先。
在五年戰略規劃中,歐菲光表示,未來將依托在光學光電領域的技術優勢,深度布局自動駕駛、車身電子和儀表中控,以光學鏡頭、攝像頭為基礎,延伸至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抬頭顯示(HUD)等產品,豐富產品矩陣布局,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依托于智能手機廠商的合作關系,以及車載產品的供應商資質,廣泛布局,不斷拓展新客戶。
在宣布跟國內車企合作的情況下,歐菲光能否以光學鏡頭、攝像頭為基礎,拓展產品的量產、應用,成功殺入智能汽車市場新藍海,仍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