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前一日下午的急劇下跌走勢后,7月28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均走穩。
人民幣對美元于16:30官方收報6.5035,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走強5點,較上日夜盤收盤漲74點。
7月27日,在岸、離岸人民幣日內對美元跌幅一度高達近300點,資金流出的壓力也持續沖擊匯率。26、27日兩日,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出近170億元,26日單日凈流出128.02億元,創下近1年新高。
目前,交易員仍持審慎觀望的態度。北京時間7月29日凌晨兩點,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并召開記者發布會,交易員將尋找美聯儲或將開始減少資產購買的措辭。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并未做出更新的表態,預計美元將趨弱。
交易員審慎觀望
亞太市場波動導致隔夜美股亦受到影響,美國科技股領跌,納斯達克100指數早盤跌逾2%,創下兩個月最大時段跌幅,后收低1.1%;標普500指數在通信服務和休閑消費板塊領跌下走弱0.47%;道指從容應對,僅下跌0.38%,收盤價格史上第三次守在35000點上方。
“交易者在美聯儲議息會議召開和本月結束之前結清頭寸,加上中國股市下挫導致市場避險情緒攀升,美國股指周二收低,其中阿里巴巴股價跌至16個月低點。”資深分析師辛普森(Matt Simpson)對記者表示。
避險情緒從外匯市場上也有表現。隔夜最強的主要貨幣是避險貨幣日元,而商品貨幣在經典的避險交易中成為最弱貨幣。美元/日元跌0.56%,新西蘭元/日元和加元/日元是當天跌幅最大的貨幣(新西蘭元、加元為商品貨幣)。
27日,人民幣創下4月以來新低,滬深300指數本周前兩個交易日累計下跌了約7%,股市與匯市形成共振。28日,人民幣走勢暫時企穩。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目前已突破6.50,人民幣達到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市場目前存在一定的避險情緒。”德國商業銀行新興市場高級經濟師周浩對記者表示。
“市場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暫時仍將存在,這也反映在對避險貨幣日元的需求增加上。美元/日元再次跌破110,日元顯著走強。”周浩稱。
聚焦美聯儲議息
不過,美聯儲利率決議和新聞發布會將暫時成為交易員的主要關注事項。
“相當多的投資者預計,美聯儲可能會將‘實質性’(substantial)一詞從利率聲明中刪去,這意味著美聯儲可能很快會減少資產購買量,市場預計這可能預示著9月美聯儲就會宣布具體縮表的時間表。不過我們認為,可能這一措辭會保留。”德國商業銀行外匯、商品研究負責人雷徹特蒙(Ulrich Leuchtmann)表示。
過去幾個月,美聯儲的聲明中提及——美聯儲將繼續每個月至少新增購買800億美元國債和400億美元MBS,直至我們朝著實現充分就業和價格穩定這兩大目標取得“實質性”進展。如果此次美聯儲維持利率聲明不變,雷徹特蒙認為這將對美元不利。
面對飛漲的通脹,之所以美聯儲仍十分耐心,是因為關鍵的就業數據仍不及預期。鮑威爾在3月暗示,需要數月看到一連串良好的數據。雖然6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85萬人,但5月修正值為新增58.3萬人,弱于預估值;4月人數僅為新增26.6萬人,遠低于預期。另外,上周的初請失業金人數創下5月16日以來最高點41.9萬人,預期值為34萬人。另外,即使整體CPI年率達到了5.4%的高位,鮑威爾似乎非常堅定地認為當前通脹絕大部分屬于暫時現象。在本周五,美聯儲最青睞的通脹指標核心PCE也即將發布,目前的預期值為年率上漲3.7%,前值為3.4%(大超2%的目標值)。
未來,除了就業,何時縮表的關鍵還在于通脹是否真的是暫時的,而這又取決于芯片短缺問題何時解決。
7月公布的通脹數據中,二手車和卡車價格大漲10.5%,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月度增長,二手車占CPI漲幅的三分之一,取代油價成了影響通脹的關鍵因素。由于芯片短缺,導致新車生產供應不上,美國消費者需求流入二手車市場。臺積電表示,將會加大汽車芯片生產,三季度有望解決汽車芯片訂單擁堵問題。但問題在于,根據汽車協會數據,2022年傳統車使用的芯片為934顆,而新能源車使用量為1459顆,新能源車持續放量的趨勢導致芯片需求節節攀升。同時,疫情催生了居家辦公,帶來電腦銷量爆發,而電腦芯片利潤空間較大,也擠壓了汽車芯片的產能。
隨著8月26日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日益臨近,又一風險事件開始進入倒計時。
渣打全球研究主管羅伯遜對記者表示,美聯儲屆時不會正式宣布即將啟動縮減QE,相信美聯儲并不會認為目前美國經濟在實現就業和通脹目標方面已取得足夠大的進展。正如7月14日鮑威爾所言——“雖然距達到‘實質性進一步進展’的標準仍有一段距離,但與會者預計將繼續取得進展。未來會議中將繼續討論相關議題。”
除了8月的全球央行年會,美聯儲還將于9月22日召開會議,因此多數機構認為市場能收到關于啟動縮表的最早時點可能會是9月的美聯儲會議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