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馮碩碩
[ 從7月20日起,趙剛所在小區一直處于停水、停電、停網絡的狀態。從7月22日下午開始,鄭州開始逐漸迎來雨過天晴,但隨之而來的酷暑,讓這個居住在29樓的家庭,一邊要對抗缺水帶來的口干舌燥,一邊還要面對家中無電導致空調、電風扇均無法使用的炎熱。 ]
距離7月20日的鄭州特大暴雨已經過去兩天了,但趙剛的生活還是一團亂麻。
從7月20日起,趙剛所在小區一直處于停水、停電、停網絡的狀態。從7月22日下午開始,鄭州迎來雨過天晴,但隨之而來的酷暑,讓這個居住在29樓的家庭,一邊要對抗缺水帶來的口干舌燥,一邊還要面對家中無電導致空調、電風扇均無法使用的炎熱。
由于缺水,趙剛所在樓層的住戶們開始琢磨各種辦法,先是到小區周邊的大小超市去采購瓶裝水、桶裝水,但很快,這些庫存就被搶購一空。
無奈之下,這些住戶們又想到了距離小區百米之遙的工人路與航海路交叉口,那里有一個衛生間。打開衛生間的洗手池,還能僥幸將這些細流收集進入水桶、水盆。很快,這個消息便傳遍了附近的小區,蜂擁而至的住戶們在洗手池前排起了長隊。
正在排隊接水的王先生說,他住在附近小區的30樓,為了接水,他昨天已經連續爬了三趟了,現在,他整個腿肚都在發疼,感覺舉步維艱。“但不接水也不行,人要喝水,沖馬桶也要用水。”
另一位在附近小區19樓居住的張女士說,為了接水,“昨天我爸上下樓爬了三次。最后一次,到了18樓時,他突然感覺開始胸悶、心里發慌,是心臟病犯了。他趕緊吃了速效救心丸,歪在樓梯上坐了半個小時,才逐漸緩過來勁。”
走進趙剛所在的層高為32樓的小區,在一樓,是大水肆虐后留下的積水、污泥,推開地下室的門,深達10多米的地下室,滿滿的全都是渾濁的污水——由于該樓的配電室都在地下一層,這最終導致趙剛所在大樓至今仍未能通電。
全棟樓的住戶們,全是靠兩條腿攀爬步梯;稍往門前走去,各種臭味便開始撲鼻而來,“人有三急,吃喝拉撒”,現在住戶們連吃水都成了問題,又哪有工夫去管馬桶里的各種污穢能否沖走呢?
災情緩解后的慌亂,在鄭州這座千萬人口城市中隨處可見。
位于鄭州市東郊賈魯河畔的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目前仍然被積水所困。滯留在醫院內的數千名病人、家屬及醫護人員緊急向外界求援。“醫院目前緊缺救生艇!目前水位在腰部至腋窩水平,求求有能聯系到救援艇的幫忙聯系下。”該醫院工作人員向外界呼吁。
得知醫院受困后,救援人員陸續乘皮劃艇向醫院運送物資。部分危重病人靠直升機被轉移至其他醫院。目前,滯留病患、家屬和醫護人員正在經由沖鋒舟、直升機等工具被轉移到安全地區。
由于對大雨洪災準備不足,不少家庭已處于斷糧斷水狀態。一些小區的物業開始自發行動起來,向居民發放物資。“我們小區物業開始發吃的了,一人兩瓶水、兩桶面,一戶發兩份。”市民于女士說。
與此同時,由于鄭州市區一些道路長期浸泡于洪水之中,多條道路先后出現塌方。在趙剛所在小區附近的航海路突然出現塌方,積水順著塌方導致的缺口,湍急地往下流去。鄭州市交警緊急出動,分別封鎖了該路段東西兩個方向的道路,“塌方比較嚴重,預計要一個多小時才能逐步恢復。”在該路口執勤的一位交警說。
在由鄭州市通信管理局研發的“鄭好辦”APP上,專門辟出了“鄭州暴雨信息”實時更新圖表,一份詳細列出鄭州市路段塌方、道路積水斷行的信息顯示,包括中原路與華山路、潁河路與文化宮路等鄭州市內80多條路段、十字路口均相繼出現道路塌方、斷行等險情。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