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王君暉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3月末外債數據。2021年一季度我國外債規模穩步增長。截至2021年3月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余額為25266億美元,較2020年末增長1258億美元,增幅5%。外債增長主要由境外投資者增持境內人民幣債券等推動。
從外債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占比43%,較2020年末上升1個百分點;從外債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占比45%,與2020年末持平,外債結構進一步優化。
國家外匯管理局還公布了2021年一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正式數。2021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694億美元,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1.8%,仍處于合理區間;跨境雙向投融資均較為活躍,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一季度,直接投資保持凈流入達757億美元,其中,外商來華直接投資976億美元,顯示境外投資者對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我國對外直接投資219億美元,保持平穩有序。跨境雙向證券投資均較活躍,我國對外證券投資717億美元,境外對我國證券投資752億美元,反映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較好滿足了境內外投資者資產配置需求。
2021年3月末,我國國際投資頭寸狀況繼續保持穩健,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規模增加。對外資產88776億美元,較2020年末增長2%。其中,直接投資資產24319億美元,增長0.8%;證券投資資產9658億美元,增長7.3%;對外存貸款等其他投資資產21662億美元,增長7.5%;儲備資產32971億美元,規模繼續位列全球第一。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是外債規模穩步增長的基礎。2021年一季度,我國經濟開局良好,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8.3%,國際收支和外匯市場運行穩健,這些因素是外債規模穩步增長的基礎。2021年一季度,境外投資者繼續增持人民幣債券,體現了國內債券市場開放成果以及投資者對我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境外投資者主要是境外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等機構,傾向于中長期配置人民幣資產,投資穩定性較好。
王春英表示,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世界經濟復蘇分化,但我國經濟保持穩定恢復,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預計未來外債規模仍將延續穩定態勢。外匯局將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持續提升跨境貿易投融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同時,不斷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積極引導市場主體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有效防范跨境融資風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