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午,隨著第一百萬輛新能源乘用車車下線與車主在深圳比亞迪(002594,股吧)總裝廠見面,比亞迪汽車隨即宣布其作為行業內首個進入新能源車“百萬輛俱樂部”的國內自主品牌。
(百萬車主代表共同點亮百萬夢想裝置)
十三年產車賣車 出售新能源汽車從0輛到第100萬輛
自2003年進入汽車行業, 比亞迪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先行者,通過創新的技術和精準的戰略,一路引領全球汽車行業變革。2004年,比亞迪純電動概念車ET亮相北京車展,這是我國舉辦的國際性車展上首次出現新能源汽車的身影;2008年,全球首款量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F3DM正式上市; 2020年,產品性能創“12項全球之最,9項我國之最”的漢正式上市并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持續熱銷,成為比肩BBA的中大型C級轎車。
從時間歷程來看,比亞迪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已有18年之久,而其新能源汽車量產并出售至今也有13年。13年間,比亞迪汽車完成了從第一輛乘用車到第100萬輛乘用車的銷售。5月19日中午12點左右,比亞迪汽車在其深圳坪山的總部即比亞迪總裝工廠舉行了《比亞迪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現場包括政府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的有關領導,比亞迪的供應商伙伴代表、400家媒體及比亞迪近百位車主代表見證了比亞迪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與其車主見面的儀式。
(王傳福向深圳V5電子競技俱樂部董事長兼CEO何猷君先生交付漢EV)
隨即,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現場宣布,“今天,比亞迪迎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里程碑事件,行業誕生了首個進入新能源車‘百萬輛俱樂部’的國內品牌。”
“從0到100萬輛,篳路藍縷,是比亞迪作為電動車的先行者,通過創新的技術和精準的戰略,一路引領全球汽車行業變革,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傳統車跟隨到新能源車引領,實現總書記提出的傳統車大國邁向新能源汽車強國的波瀾歷程”,王傳福表示。
縱觀國內國外汽車行業發展現狀,比亞迪汽車率先進入百萬輛乘用車俱樂部,有著歷史的必然性。當前,正值世界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和“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汽車行業也在經歷百年未有的大變革。進入“十四五”新發展階段,我國電動車行業保持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高速增長,電動車滲透率在今年3月已突破10%關口,其中深圳私人電動車滲透率更是連續3個月突破30%。
王傳福認為,從國際國內環境來看,新能源汽車代替燃油車的大勢已定,電動化轉型和智能化浪潮正在如火如荼的蓬勃發展。對我國來說,形勢更加緊迫,要減少進口石油的依賴、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要實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新能源車代替燃油車都是非常重要的舉措。
十八年汽車耕耘 掌握“三電”及芯片等全產業鏈核心技術
比亞迪之所以成為首個率先進入“百萬輛俱樂部”的國內自主品牌,除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比亞迪自身所掌握的核心技術,切實解決行車、用車消費痛點,或是更為重要的原因。
王傳福表示,一直以來,比亞迪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技術創新為驅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企業發展,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去年,推出刀片電池,解決了市場較為關心的安全痛點;今年,發布DM-i超級混動,加速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通過掌握電池、電機、電控及芯片等全產業鏈核心技術,比亞迪實現產業鏈自主可控和創新鏈標桿引領。
以電池為例。以電池起家的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上早已練好了“童子功”,并且不斷突破,持續研發,直到刀片電池的問世并載入新一代車型漢EV、以及秦Pro EV、唐EV、宋EV、e2等車型。
再以芯片為例。當前,電動車行業正在加速進入以智能化、網聯化為代表的中高級發展階段,對IGBT功率半導體、MCU微處理器等車規級芯片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這意味著,一個車企尤其是主打新能源汽車的企業,掌握蘊含著領先技術的芯片尤為重要。
比亞迪半導體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剛表示,IGBT是汽車電動化的一個核心的執行層,電池給電動汽車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能量,但是要把電池用好,要把各個系統用好,IGBT是里面當中執行層的核心芯片,以前是被歐洲和海外的企業所把持這個核心技術,比亞迪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研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半導體芯片。目前,比亞迪半導體已成長為我國大的IDM車規級IGBT廠商,并開創了新能源汽車IGBT國產替代的先河,累計裝車量穩居國內廠商第一,產品覆蓋乘用車領域與商用車領域,和當前市場主流產品相比,電流輸出能力高15%、綜合損耗降低約20%、溫度循環壽命提高約10倍,成功打破了國際巨頭在車規級IGBT領域的壟斷。
(比亞迪半導體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剛)
另外,作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核“芯”技術,即MCU,經過多年耕耘,比亞迪半導體在這塊也已經有了一定優勢。據悉,MCU芯片作為汽車電子系統內部運算和處理的核心,是汽車從電動化向智能化深度發展的關鍵。陳剛表示,“電動化是車規級半導體增長的源動力,新能源汽車單車半導體價值量是傳統燃油車的2倍以上并逐年遞增;智能化為車規級半導體創造巨額市場增量,帶動了感知層、決策層、執行層等多樣化的芯片需求。”
“比亞迪作為我國制造業的一個代表,是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肩負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向上發展的責任使命。自主品牌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真正的站牢站穩、向上發展”,王傳福在第10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下線儀式上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比亞迪已累計專利申請3.2萬件、專利授權2.1萬件,穩居新能源車專利榜單第一。
全球市場更進一步 下一個百萬輛乘用汽車進軍歐洲市場
當天儀式上,筆者注意到,挪威王國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安若夫也在現場。并且,在其現場見證下,比亞迪宣布,計劃在年內向挪威交付1500臺唐EV,首批100臺下線,月底發運,三季度交付當地消費者。
(挪威參贊安若夫和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共同見證)
而這則意味著,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業務將正式布局歐洲市場,挪威將成為比亞迪進入歐洲乘用車市場的首站,開啟電動化出行新征程。同時,這也意味著,比亞迪作為國內自主品牌的身份正式布局歐洲市場。
對于包括比亞迪在內的品牌紛紛進軍歐洲市場,據北京商報,汽車行業專家顏景輝表示,隨著國內新能源車企產品及品牌進入成熟期,讓產品出海無疑是實現全球規模化發展的重要一步。“車企不僅要尋找更多增量可能,更要讓品牌走出去提升知名度,成為真正的全球品牌。”顏景輝表示。
另外,同據北京商報,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由于挪威對電動車進口采取免關稅政策,設施也較為完善,同時消費者對電動車產品的認可度也較高,而且挪威市場規模較小,適合我國品牌試水。
而對于比亞迪而言,隨著在挪威交付新能源乘用車,其在國內國外雙市場上實現并進,也使得比亞迪品牌成為全球品牌上又邁進了一步。
王傳福表示,基于過去十年來,在海外市場通過公交電動化打下的堅實基礎和國際化形象,比亞迪精心籌備海外私家車市場,1500臺搭載刀片電池的唐EV將于今年內發運至挪威,國際化戰略持續提速。
隨著邁進歐洲市場,比亞迪實現第二個百萬輛乘用車的目標或將在更短時間內實現。比亞迪汽車表示,1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是比亞迪和我國汽車工業的一個歷史的節點,更是一個新的起點。自DM-i超級混動發布以及三款DM-i超級混動車型上市以來,倍受市場關注,伴隨著DM-i、刀片電池產能的提升以及大批量訂單的陸續交付,勢將加速比亞迪第二個100萬輛目標的實現。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核心參與者和主要推動力量,比亞迪將繼續與各位用戶、伙伴比肩同行,一路向前,成就綠色出行的夢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