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鄭州春霖職業培訓學校,“熟雞蛋返生”論文兩位作者郭平(郭萍)和白衛云的宣傳海報。新京報記者 程亞龍 攝
發表在《寫真地理》上的“熟雞蛋返生”論文。網頁截圖
郭平(郭花平)曾被評為河南省民辦教育行業模范教師。圖/春霖教育微信公眾號
春霖職業培訓學校微信公眾號顯示,該校教授意念移物等課程。圖/春霖教育微信公眾號
近日,河南鄭州春霖職業培訓學校校長郭平在《寫真地理》雜志上發表的“熟雞蛋返生”論文,持續引發關注。昨日,鄭州市已成立聯合工作組對該學校展開全面調查,如發現問題,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對《寫真地理》做出停刊整頓處理。
昨晚,據央視新聞報道,郭平已就論文事件向公眾道歉。郭平表示,事情發展到現在,她覺得非常愧疚,覺得試驗不夠嚴謹就公開發表。從內心覺得非常對不起大家,給公眾帶來了困擾。
新京報訊 “雞蛋經過高溫100℃開水煮20分鐘,變成熟雞蛋后,學生們運用自己的超心理意識能量方法等,將這些熟雞蛋變成生雞蛋。”近日一篇名為《熟雞蛋變成生雞蛋(雞蛋返生)-孵化雛雞的實驗報告》的論文引發熱議。
這篇論文發表于2020年6月份的《寫真地理》雜志。作者為鄭州春霖職業培訓學校的郭平(也稱郭萍、郭花平)、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的主任醫師白衛云。
論文聲稱熟雞蛋返生已孵化出小雞
論文中寫道,“實驗地為春霖學校507教室,時間為2020年8月12日11時。”文中實驗時間晚于論文發表時間。
論文摘要為:“雞蛋返生,顧名思義,由熟雞蛋變成生雞蛋。這是一個難以想象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事。但這樣奇特的現象,確實在鄭州春霖職業培訓學校發生了。一群特別培訓的學生,在郭平老師指導下,正在進行一個奇特實驗,即熟雞蛋重新變成生雞蛋,并將返生后的生雞蛋孵化成雛雞,已經成功返生了40多枚。”
實驗的過程分為五步:取蛋、煮蛋、裝蛋、返生、孵化。其中返生步驟為:“學生開始利用超心理意識能量方法,開始雞蛋返生,20分鐘后雞蛋返生成功。由觀察員再次進行透光實驗,雞蛋透光,卵白、卵黃分明可見,并當場破殼一枚,證實雞蛋返生呈液態,返生成功。”
關于孵化階段,論文中提到,目前將返生雞蛋送回養雞場進行孵化實驗,等待結果。4月26日,論文作者郭平告訴新京報記者,上述雞蛋返生的實驗結果確為真實的,目前返生的雞蛋已經孵化出小雞,在養雞場已經下蛋了。“實驗是使用腦科學和超心理的意識能量方法完成的。”
公開資料顯示,《寫真地理》雜志由吉林省新聞出版局主管,是“國家新興地理綜合類專業學術理論期刊”。該雜志一名接收投稿的工作人員表示,發表文章“審核不是很嚴格,但是要收取版面費用,一版2500字符需要800元”。針對郭平發表的“熟雞蛋返生”論文,該工作人員表示,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以后的審核將會更嚴一些。
郭平告訴新京報記者,上述論文她投稿后就發表了,“沒有花錢”。
萬方數據撤下論文 涉事雜志停刊整頓
論文曝光后引發廣泛質疑,有網友表示,“堂堂一個校長竟然寫出這么荒謬的論文。”
4月26日,北京大學生物學博士張大軍告訴新京報記者,他雖然沒有親自見過上述實驗,但是“一聽就是純粹的偽科學,蛋白質加熱變性后無法逆轉,這是中學生都知道的科學常識。”
4月26日12時許,郭平向記者堅稱實驗真實,“大家都認為不可能,我也是抱著這樣的心理做了實驗,這樣的結果把我弄蒙了,其中的原理我也還在探索。”具體如何操作,郭平表示之后將在媒體中公開。
4月26日,記者注意到,原本可以檢索到該論文的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已經將論文撤下。
昨日,據央視新聞報道,針對此事件,鄭州市已經成立由市人社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等部門及屬地共同參與的聯合工作組,對該學校展開全面調查。如發現問題,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吉林省新聞出版局依照相關出版管理法規,對刊發“熟雞蛋返生孵小雞”論文的雜志《寫真地理》做出停刊整頓處理,責成其開展自查自糾,深入查擺自身存在的問題。
目前,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駐該雜志出版單位,對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進行約談核查,并調閱樣刊和相關資料,核實相關情況。
■ 探訪
學校已無人辦公
4月26日下午,新京報記者探訪“雞蛋返生”論文第一作者郭平任職校長的鄭州春霖職業培訓學校,發現該校教室及辦公區均無辦公人員。在同一樓層辦公人員以及保潔均表示,該校工作人員已于當天上午離開,日常培訓時拉著窗簾,不知道具體培訓內容,學員包含成年人和學生。
26日17時許,新京報記者來到鄭州春霖職業培訓學校所在的經三路江山商界寫字樓,一樓大廳貼示的樓層索引圖可見,該培訓學校占用5樓的多個辦公室。記者在5樓發現,該培訓機構的辦公室及教室均已落鎖,透過窗玻璃可見辦公區貼有“春霖培訓”等字樣。
樓道內鄭州春霖職業培訓學校的簡介顯示,該校于2009年經鄭州市人社局批準成立,學校為全國職業技能鑒定統考報名點,曾連續兩年被評為河南省民辦教育先進單位。主要培訓項目包括:心理咨詢師、電子商務師、婚姻家庭咨詢師、營銷員等10類。
在同樓層辦公的方先生稱,該機構在此辦公已有兩三年時間,但具體做哪一類培訓不清楚,上午還有工作人員,有多家媒體到此采訪,下午上班時,工作人員全都不見。
方先生稱,此前經常能見到校長郭平,“日常學員有成年人也有學生,在屋內培訓拉著窗簾,我們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負責該樓層的保潔人員稱,該校日常都有工作人員,學員多為成年人,具體不清楚學校的培訓內容。
在該寫字樓7層,新京報記者看到一間辦公室的窗戶外貼示有郭平以及前述論文第二作者白衛云的簡介。簡介中提到,白衛云為該校特聘教授。
白衛云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稱,“當時只是被邀請見證雞蛋返生的實驗,不知道為什么被署名為第二作者。”
追問1
郭平是何許人?
有20種身份,部分身份疑造假,曾被評為河南省民辦教育行業模范教師
郭平原名郭花平,平常也使用“郭萍”的名字,是鄭州春霖職業培訓學校的校長。
4月26日,在鄭州春霖職業培訓學校,新京報記者看到該校門口放著郭平的宣傳海報。海報顯示,郭平共有9個身份,分別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河南省科技咨詢專家、鄭州大學省直校友會副秘書長、河南省民辦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錢學森教育思想研究院專家、國際華人超心理學華中分會會長、北京相對論研究會河南站站長、鄭州春霖職業培訓學校創始人。
除此之外,在春霖職校的官網上,郭平還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心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課題組副組長、中國人體科學研究突出貢獻科學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鄭州大學民進先進個人、河南省首屆民辦教育優秀教師、河南省民辦教育行業特色辦學先進個人、鄭州大學省直校友會先進個人、河南省心理協會理事、北京正興軍民融合服務中心行政部副部長等。
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郭平對外宣傳至少有20個不同的身份。
她本是鄭州大學成人教育學院一名外聘的心理學老師,2016年起,該學院被取消。時隔四年之后,在一場中國人體科學學術研討會上,郭平搖身一變,成了“鄭州大學教授”。
昨日,鄭州大學南校區綜合管理中心一位工作人員稱,郭平發表“熟雞蛋返生”文章引發關注后,校方經核實其早已與鄭州大學沒有任何關系。
上述工作人員介紹稱,郭平曾是鄭州大學成人教育學院的外聘教師,教心理學,但不能確定郭平是否有心理學相關資質。鄭州大學取消教育學院后,郭平在校內租用了一處很小的辦公室,不知道用途。當時郭平租用教室是合規的,直到2017年年底,鄭州大學對租用校內教室作為辦公場所的機構進行清理,郭平及鄭州春霖職業培訓學校被清出學校。
新京報記者獲取的一份加蓋有鄭州大學南校區公章的情況說明稱,郭平已與鄭州大學無任何關系。
郭平還自稱是“錢學森教育思想研究院專家”。昨日,錢學森教育思想研究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查無此人。“我們這兒根本沒有一個錢學森教育思想研究院的組織。”
此外,郭平自稱為“分會會長”、“河南站站長”的國際華人超心理學會、北京相對論研究會在民政部的全國社會組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中并無登記記錄。
在“春霖教育”微信公眾號上,2016年9月3日,由河南省民辦教育研究會等單位主辦的河南省民辦教育系統第32個教師節表彰大會上,郭平被評為“全省民辦教育行業模范教師”。
追問2
春霖培訓學校都培訓什么?
稱可教授“意念移物”“蒙眼識字”等
天眼查顯示,春霖職校法定代表人為郭平,2015年2月6日登記成立,注冊資本10萬,業務范圍為“計算機操作員、育嬰師、公共營養師、心理咨詢師、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婚姻家庭咨詢師”。郭平名下還有河南春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萬,2018年11月1日成立,經營范圍為“教育科技、電子科技的技術開發、轉讓;心理咨詢等”。
在該校微信公眾號上,最早的內容可追溯至2014年。彼時,春霖職校負責培訓婚姻家庭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等,收取的費用在每人1900元至2900元不等。
2016年6月起,“春霖教育”在課程宣傳上“畫風突變”,新增了“學能訓練課程”,此后,該校的教育培訓走向了針對學生的“蒙眼識字”“波動速讀”“過目不忘”“意念移物(土遁、火遁、水遁、風遁、木遁、巖遁等)”。
“春霖教育”中有一條該學校關于右腦開發課程的宣傳視頻。視頻中稱,“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才,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天才。只有開發右腦,使左右腦協調使用,方能開啟智慧大門。”
視頻中的青少年學生戴著眼罩,坐在凳子上,雙手放在大腿上閉目養神進行感知能力訓練。有學生戴著眼罩,通過嗅覺便能將一套撲克牌的四個不同的花色一一挑選區分出來。還有學生拿著一本厚厚的書進行翻看,一下子就把一本書翻完,手中一直重復這樣的動作。
視頻中,“右腦潛能開發教師”徐玲解釋稱,右腦開發的初級課程就是開發出五官以外的感知能力,這種能力叫ESP能力。中級課程是讓右腦把文字轉成圖像,還可以把文字轉成視頻。有了這個能力,孩子在看書的時候就不會感到枯燥。
徐玲稱,“一目一行”就是學生們對著書本一目一行的看書,通過腦電波把書里的內容轉變成圖像。“波動速讀”就是快速翻書,把書里的內容轉變成3D電影。“翻書的時候是用大腦看,不是用肉眼看。”
一名學生在視頻中表示,“讀書跟看電影似的,可以看到、摸到。讀《西游記》可以聞到書中大怪物的味道,很臭。”
還有一名青少年學生表示,學過“一目一行”之后,讀書快,背課文的時候十多遍就可以背下來了。一名家長對學校的課程評價稱,“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兩個字:神奇。我家的孩子,所有的字掃一眼就能看明白。”
在春霖職校的宣傳中,還展示了青少年學生可以“蒙眼識字”。宣傳視頻中,一名男孩正在自己家中做著作業。他戴著黑色的眼罩,眼睛上還蓋著衛生紙用于遮擋視線,但是他可以蒙眼寫作業,還能知道自己翻書的頁碼是第161頁。
據河南電視臺“百姓315”節目報道,2020年,鄭州的韓女士經朋友介紹,在鄭州春霖培訓學校繳納16800元,為孩子報名潛能開發班,但幾節課下來,韓女士發現孩子“蒙眼識字”的“特異功能”是通過眼罩下的縫隙實現的,最終她找到學校,退還了部分學費。
追問3
在論文上署名的人都是誰?
涉及醫院退休醫生、高校退休教授等
發表在《寫真地理》雜志上的“熟雞蛋返生”論文一共有兩篇。第一篇發表于2020年6月,作者為郭平、白衛云,論文名字為:《熟雞蛋變成生雞蛋(雞蛋返生)-孵化雛雞的實驗報告》。第二篇發表于2021年3月,作者為郭平、郭太安、印大民、白衛云,論文名字為《“熟雞蛋雞蛋返生孵化雛雞”實驗報告(孵化階段)》。
除了做過雞蛋返生實驗以外,郭平還做過“超意念實驗:熟綠豆的返生實驗”。2019年7月1日,郭平借助其學校下屬平臺鄭州春霖實驗室,招募了3女5男共8名中小學生。實驗過程是:“鄭州春霖實驗室一批經過腦潛能培訓的中小學生,在他們已經開發的腦屏上操作,學生讓綠豆快速發芽。讓煮熟綠豆返生,變小變緊變硬,顏色由淺綠返生為深綠。證明植物可以返生。”
參與見證郭平上述“熟綠豆的返生實驗”的還有兩位“學者”宮哲兵、印大民,兩人同樣參加了“2020年中國人體科學學術研討會”,并和郭平作了專題報告。
郭平的論文中提到,白衛云為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印大民為揚州職業大學書記,宮哲兵是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4月26日,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白衛云曾是他們醫院腫瘤科的醫生,已經退休多年。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黨政辦的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宮哲兵確系他們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但是他已經于十多年前退休。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多次提醒宮哲兵在使用職務身份時要注明“退休”兩字,但其依然沒有改正。
揚州職業大學的工作人員表示,印大民退休時只是副教授,從未做到過書記的位置。
郭太安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是河南新鄭一所小學的語文老師,也是實驗孵化基地“園之原”家庭農場的主人。郭太安表示,實驗時間在2020年8月,郭平給了8個蛋,告訴他其中7個是返生蛋。最終標記為返生蛋的7個中只有一個成功孵化。郭太安說,他當時表示孵化率太低,要進一步實驗。“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被列為了第二作者,現在覺得整件事情很荒誕。”
郭太安稱,自己已經向當地教育部門做出了情況說明,也接到了當地警方要求配合調查的通知。
新京報記者 劉瑞明 程亞龍 實習生 蘭涵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