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 實習生 靳慧穎 月5日,記者從中國東航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航”)獲悉,全國政協委員、東航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劉紹勇在今年兩會上建議全力支持國產民機運營。
3月1日,東航與中國商飛公司簽署C919飛機購機協議,成為全球首家運營國產大飛機的航空公司。但劉紹勇認為,當前國產民機在商業運營中存在的配套政策短缺、商業模式還不成熟等問題。
對此,他提出三方面建議。第一,是創造高質量發展的航空運營環境。對于國產民機所需航權應當全面開放;為國產民機運營按需專門配置優質時刻資源等。
第二,是創造全方位的財稅支持政策。對國產民機運營給予減免流轉稅、免除民航基金以及減免起降費、提供免稅航油等支持;鼓勵地方政府加大對國產民機的支持力度。
第三,是創造完善的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撐體系。支持航空公司在國產民機規模化運營初期優先選擇在主基地運行;支持制造商建設技術支持和現場援助專業團隊,建立對標世界一流的客戶服務體系。
劉紹勇稱,“好飛機是造出來的,也是飛出來的。”他建議國家統籌研究出臺一系列定制化的扶持政策,充分調動航空公司、制造商等各相關方的積極性,解決好“安全性”“經濟性” “適航性”“舒適性”等方面的問題,共同把國產民機運營好,全力打響國產民機的品牌形象。
劉紹勇認為,發展國產民機事業,研發制造是第一步,商業運營是第二步,而且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國產民機在交付后實現規模化運營,要經受住市場的考驗,取得市場和商業運營的成功,就必須加大對其運營的支持力度,探索符合國產民機實際的運營模式,一方面,滿足市場需求與航空公司運營要求,另一方面,在健康運營中持續提升國產民機的核心競爭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