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科達制造發布《關于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全資子公司科達鋰業、控股子公司青海威力及藍科鋰業控股股東鹽湖股份擬對藍科鋰業按持股比例增資合計6.2億元。本次增資完成后,藍科鋰業股本將由3.4332億股變更為5.1797億股,公司間接持有的藍科鋰業股權比例不變,仍為48.58%。
據了解,此次增資的對象藍科鋰業的主營業務為碳酸鋰的生產、銷售,目前擁有1萬噸工業級碳酸鋰產能,正在實施擴建2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本次公司對藍科鋰業增資一方面有利于緩解藍科鋰業資金壓力,加快2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建設,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投資回報,符合公司戰略發展和長遠規劃。
科達制造與藍科鋰業“牽手”的故事,早在4年前就已經開始。2017年公司通過收購藍科鋰業43.58%股權布局碳酸鋰行業,圍繞藍科鋰業開展碳酸鋰貿易業務,對公司鋰電材料板塊業務進行了有效補充和延伸。當時藍科鋰業正處于快速增長期,2017年碳酸鋰年產達到8002噸,凈利潤從2015年虧損3345萬元逐步增長到2016年盈利1.35億元,2017年實現7.44億元銷售收入,實現凈利潤4.2億元。
2018年開始,受國內碳酸鋰價格由于產能過剩開啟下跌態勢影響,藍科鋰業曾一度陷入困局,項目建設進度未及預期。一方面是因為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終端車企相關訂單減少,導致碳酸鋰市場整體低迷;另一方面,供應端產能增加明顯,導致供需失衡,進而對碳酸鋰價格造成下壓影響。
然而科達制造始終沒有放棄,而是選擇與藍科鋰業共度危機,破困局迎新生。隨著行業供需調整,碳酸鋰價格在逐步回暖,研究顯示,截至12月23日,碳酸鋰參考價為47800.00元/噸,5天內上漲近5%,30天內則漲超18%,顯而易見的是,碳酸鋰價格延續強勢,呈現出持續的上漲行情。
時機以至,科達制造緊抓碳酸鋰市場契機,全力支持藍科鋰業擴建2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項目的建設,實現華麗轉身。作為藍科鋰業股東,本次公司及鹽湖股份擬對藍科鋰業進行增資,將有效推動項目建設進度,提高藍科鋰業碳酸鋰產能及經營效益。值得關注的是,2 萬噸項目目前已完成總投資約 17 億元。已完成吸附塔區建設、吸附劑車間建設、約80%的吸附劑填充工作、部分公輔設施建設,整體形象進度約 85%。計劃 2020年底完成主要項目工程,達到前端工藝運行,并生產出可售的 20g/l 合格液,并計劃在 2021 年 5 月份完成全部項目建設并達到試生產條件。
中國銀河(601881,股吧)發表研報指出,新能源汽車進入快速成長期,驅動能源金屬新周期,目前行業供需格局邊際改善且出現了階段性供應緊張的現象,鋰價開始從底部反彈或將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隨著藍科鋰業2 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的持續推進,未來科達制造的綜合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或將進一步提升,公司長期增長動能已經顯現,靜待花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