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從目前形勢來看,菅義偉成為日本新首相的概率極大。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 者丨姚瑤
編 輯丨和佳、李欣夷
9月8日,日本內閣府公布的二季度GDP增速修正值顯示,日本二季度(4月至6月)增速遭到下調,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后,實際GDP環比下滑7.9%,換算成年率為下滑28.1%,而此前公布的初值為年化季環比萎縮27.8%。
這一數字大大超過了2009年第一季度創出的17.8%降幅,為1955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差表現。
9月8日日本自民黨總裁候選人發布會現場
另外,安倍晉三的繼任者選拔已進入了白熱化階段,誰將接棒將在兩周內見分曉。
據媒體報道,繼任者的一大有力人選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近日暗示,如果他能成為下一任首相,可能會提前舉行選舉。
疫情幾乎抹去“安倍經濟學”成果
“二季度GDP遭遇重挫的原因,是企業業績惡化,另外經濟前景面臨很高的不確定性。展望三季度,如果我們能夠有效控制住疫情,消費料將進一步恢復。”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西村康稔在數據發布后的記者會上表示。
具體來看,日本二季度經濟指標全面下跌,內外需極為不振。8日公布的修正值顯示,設備投資從初值的環比降1.5%下調至降4.7%,住宅投資也從初值的降0.2%下調至降0.5%。二季度出口下降18.5%,進口下降0.5%,均與初值持平。占GDP過半的個人消費減少7.9%,被小幅上調。
可以說,今年二季度是日本經濟在二戰以來的最黑暗日子。疫情之下,日本4月16日起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即實施“軟封城”措施,除了維持社會日常運作的必要活動(包括醫療、交通、物流、銀行和超市等)外,政府要求民眾非必要情況避免外出、限制公共場所營業、停課并叫停集體活動等,緊急狀態于5月25日解除。
截至二季度,日本GDP已連續三個季度萎縮。過去四個季度的實際GDP總規模縮水至485萬億日元(約合4.85萬億美元),為2011年二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也意味著,安倍在2012年推出的“安倍經濟學”的所有增長幾乎都被抹去。
經濟復蘇之路遭遇政壇巨震
對于日本二季度經濟受損嚴重,各界也早已有所預期。目前人們寄望于日本經濟能夠在三季度步入復蘇正軌,但一連串意外之下,復蘇之路顯得異常坎坷。
日本疫情從6月底7月初開始,持續性大幅反彈,勢頭甚至猛過前期的波峰。以東京為中心的反彈“震中”紛紛自行再次收緊防疫措施,甚至出現了全國是否有必要再次實施緊急狀態的討論。不過,最近緊張的氛圍有所緩和,8月末9月初以來,日本的新增病例開始放緩。
就在疫情有所放緩之際,日本又突遭政壇巨震。8月末,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突然宣布因宿疾復發,辭任首相。其任期原定于2021年9月結束。
該消息一時之間令全球意外,誰將接替安倍、政權能否平穩過渡等問題成為了新的焦點。
9月8日,日本自民黨公布了新總裁的候選人名單,安倍繼任者的三大角逐者正式登場,分別為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自民黨前干事長石破茂和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岸田文雄。
安倍的接任者將在近期從上述三人中選出,自民黨將在9月14日進行投計票,贏得總裁選舉的候選人將成為自民黨的新總裁。鑒于當前自民黨占據日本國會多數議席,屆時選舉出的新總裁將成為新首相,接替安倍完成任期。
從目前形勢來看,菅義偉成為日本新首相的概率極大。
菅義偉(圖/視覺中國)
因安倍突然辭任屬于特殊緊急情況,自民黨日前決定簡化投票流程,此次不實行黨員和黨友投票。總裁選舉預計圍繞國會議員票(394票)和地方票(141票)總計535張選票展開爭奪。
在394張國會議員票中,菅義偉目前已鎖定近7成的票數。自民黨內分為7個派系,目前大派系都紛紛正式表態支持菅義偉,包括自民黨內最大派系細田派(98人),以及麻生派(54人)、竹下派(54人)、二階派(47人)和石原派(11人),另外,作為黨內無派系議員,菅義偉還獲得了約30名無派系議員的支持。
就在當地時間9月2日傍晚,菅義偉召開發布會宣布將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他表示將繼承和推進安倍的政策,爭取防疫和經濟“兩手抓”,菅義偉還表示力爭在政府內設立數字化部門,以此彌補在疫情中暴露出的短板。
就其他兩名候選人的主張來看,岸田提倡“從分裂走向協調”,主張縮小貧富差距;石破主張“認同與共鳴的政治”,力爭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型。
本期編輯 南瓜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