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行業一度按下暫停鍵。在這場危與機的挑戰中,有些企業出現倒退、有些企業仍在逆勢前行。在快速恢復元氣的企業中,錫業股份(000960,股吧)算其中一個。
8月25日晚間,錫業股份2020年中報公布,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5.03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4%;營業利潤 3.76 億元,公司總資產 379.97 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 8.14%,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有色金屬產品價格呈現不同程度反彈,公司二季度經營效果逐步改善,公司產品銷售市場維護有成效,市場銷量有所提升,盈利狀況較一季度降幅收窄。
盡管市場千變萬化,但錫業股份依靠前瞻的戰略思路、穩健的發展理念依舊踏準了每一步的節奏。而這份中報業績的成績單,無疑是對錫業股份應對風險能力最好的肯定。
產業鏈:深耕、一體化
盡管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有色金屬市場供需兩弱,給公司生產經營帶來嚴峻挑戰。但也要看到,公司具有集金屬礦勘探、采掘、選冶和錫及其他有色金屬深加工縱向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擁有明顯的規模優勢。
深耕、一體化仍然是錫業股份的核心關鍵詞,對于有色金屬行業而言,采選、冶煉、深加工三大產業格局搭建起來的三角框架才是最穩健的支撐。公司一方面十分重視錫行業上游資源拓展和下游產業鏈縱向延伸,另一方面錫深加工作為提升產品附加值十分重要的一環,公司著重加速推進深加工產業基地建設和貼近市場的產業布局優化,據了解,公司昆山錫材項目實現落地并投產,同時也在加快錫冶煉異地搬遷升級改造項目以及華聯鋅銦360萬噸/年采擴建及配套項目和銅擴能改造等重點工程項目建設。
但若想保證企業能夠在行業內持續深耕,僅僅布局產業鏈仍然不夠,全產業鏈創新發展才能保證在行業中屹立不倒。錫業股份通過賦能創新建立了競爭對手難以復制的護城河,尤其是可持續發展層面,公司加快推動踐行綠色制造發展,包括加強選礦技術研究,公司年產10萬噸鋅60噸銦冶煉項目實現達產和鋅回收達標;加速冶煉和深加工關鍵技術攻克,科技項目產業化和工藝技術成果轉化成效明顯,而這也有助于公司更好的預測行業未來的科技發展及新興研發趨勢,抓住新的發展機遇。
資金:開源、節流
有分析人士指出,受疫情影響,錫價波動十分劇烈,實體企業在經營層面也面臨不少困難,公司通過成本管控以及多渠道籌集低成本資金兩手抓,在降低主營業務成本的同時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有意識的對沖價格波動風險,針對市場錫價的波動有了具備較強的抵御能力,供給穩定使得公司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變小。此外,公司獲得商務部對錫行業內的唯一企業發文特許政策,這表明公司錫精礦加工貿易業務獲得了國家層面的許可和支持,使得公司議價能力增強,成本有望下降。
在管控成本的同時,保持資金充分的流動性,提升資本實力也同等重要。據資料顯示,公司在披露半年報的同時,也公布了《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向建信投資和云錫控股在內的不超過35名的特定投資者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18,352.38萬元,主要用于華聯鋅銦的360萬噸/年采礦擴建及部分配套項目以及收購建信投資持有的華聯鋅銦股權。此舉將進一步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滿足營運資金需求。節流、開源雙管齊下,錫業股份正在加固資金鏈的穩定性。
新路線:新興應用有待發展
此時此刻,這場疫情猶如催化劑,正在加速行業轉化升級。目前金屬錫的傳統應用需求增長緩慢,但未來將錫作為催化、傳感、光電、能源存儲材料廣泛應用需求與日俱增。
根據國際錫業協會預計,未來8年內由于電子產品微型化、馬口鐵低涂層化等主要需求減少,精煉錫應用量將進一步下降。但與此同時以無鉛電子產品,鋰離子電池等新興應用的發展將帶來精煉錫應用的增長。市場需求的轉變,意味著公司未來市場將進一步開拓。隨著國家“2025中國制造”和新基建計劃的推進,將進一步提升先進裝備、制造,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網絡和運用,物聯網等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公司主產品錫銅鋅將迎來需求的增長。
盡管疫情打亂了行業發展的節奏,但也為行業帶來了新變化,然而短期的影響并未改變錫業股份的長期發展,業績表現實際沒有體現出自己的“真實實力”。作為有色金屬行業的龍頭,其“疫情后”的業績表現有望更進一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