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進口凍海鮮外包裝樣本呈陽性
8月9日,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對冷鏈食品及從業人員摸排檢測中發現,有3家企業自大連口岸進口的同一外籍貨船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疑似陽性。8月10日,市疾控中心復核,3分外包裝樣本呈陽性。經核查,涉疫產品除少量加工出口外,其余產品均儲存在冷庫中,未流入市場。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第一時間對涉疫產品全部進行封存,對相關企業及周邊全部進行消殺,對追蹤到的該批產品密切接觸者全部進行集中隔離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在此,鄭重提醒廣大進口食品經營加工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廣大市民不必恐慌,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煙臺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
2020年8月11日
截至8月10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
8月1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31例(陜西9例,上海8例,山東6例,廣東3例,甘肅2例,河北1例,黑龍江1例,浙江1例),本土病例13例(均在新疆);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1例,福建1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729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154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220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2046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8月1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794例(其中重癥病例44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79284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4712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802273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3790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7例(境外輸入6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3例(境外輸入3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癥狀感染者285例(境外輸入137例)。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4671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4148例(出院2917例,死亡55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6例(出院46例),臺灣地區477例(出院441例,死亡7例)。
全球新冠確診超2000萬例!增1000萬例僅用44天……
中新網8月11日電 (卞磊、李弘宇)北京時間8月11日,在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出最高級別警報6個多月后,全球新冠確診病例累計超2000萬,逾73萬人因此失去生命。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已超2000萬例。(制圖:魏雷超 )
在這一沉重的數字背后,“一個令人不安卻確鑿無疑的事實是,大多數人仍低估了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真正影響”,英國《金融時報》8月4日刊文稱,“其長期影響可能更為深遠”。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總數從100萬增至1000萬,用時86天;從1000萬增至2000萬,僅用了44天。
病毒的傳播速度,讓人類驚訝。
“這是一場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機,其影響將持續數十年。”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感慨:“我們必須學會與之共存,且必須用我們所擁有的工具,與之斗爭下去。”
資料圖:當地時間2020年8月9日,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行人。
全球逾半確診病例集中在3個國家
印度或在2周內累計確診破300萬?
這場疫情帶來的最直接影響,是恐懼、疾病和死亡。
據路透社8月5日統計,過去兩周,全球范圍內平均每24小時,就有近5900人死于新冠病毒;每15秒,就有1人因此死亡。
目前,美國、巴西和印度的新冠確診病例總數,居全球前三,這三國累計確診數總計已超1000萬例。其中,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在8月9日超500萬,確診病例、病亡人數,均占全球病例的約四分之一。
全球疫情迅速蔓延,已有5國新冠確診病例累計超50萬例。(制圖:魏雷超 )
在印度,病毒蔓延速度也很快。8月7日,印度確診病例累計超200萬,從確診100萬增至200萬,僅用21天。《印度斯坦時報》稱,如果維持這種增速,專家擔心,印度接下來再增100萬例確診病例,或只需要約2周,印度可能很快就會超越巴西和美國,“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眼下,韓國、新西蘭等國疫情趨緩,生活逐漸恢復正常。不過,歐洲多國疫情出現反彈趨勢,拉響了防范“第二波疫情”的警報。分析稱,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常態化防疫,或成為多國應對的必然趨勢。
疫情陰霾籠罩,多國經濟下行
全球諸多企業“斷尾求生”
疫情蔓延,對全球經貿和金融市場造成巨大沖擊,多國經濟下行。為了對沖疫情影響,全球多家公司只能選擇“斷尾求生”,希望通過裁員來渡過難關。
歐洲最大飛機制造商空客欲裁15000人、阿聯酋航空欲裁9000人……據追蹤全球航班狀況的專業網站“FlightRadar 24”數據,2020年全球航班量銳減。
另外,韓國各大車企8月3日公布的銷售數據統計,現代汽車等五大整車廠商銷量也受到影響,7月全球銷量同比減少10.4%;連南非的健身業都遭到波及,近30000人在疫情期間失業。
但最受沖擊的,仍是失業群體。據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7月美國失業率降至10.2%,仍處于歷史高位。而與此同時,美國食品雜貨業的成本,正以數十年來最快速度攀升,迫使更多家庭開始減少食物預算。
同月,英國發布數據稱,自3月以來,英國就業人數已減少了近65萬,將面臨更大規模的失業潮;非洲開發銀行7月指出,2020年非洲經濟可能萎縮1.7%至3.4%,2460萬至3000萬非洲人或將失去工作。
中新社記者 莫成雄 攝
資料圖:當地時間2020年8月9日,在巴西圣保羅,一名婦女在街頭售賣飾品。 中新社記者 莫成雄 攝
“一代人的災難”
10億學生教育問題成難題
“如今我們面臨的是一代人的災難,它(疫情)或許會浪費人類無法估量的潛力,破壞人類幾十年來取得的進步,加劇根深蒂固的不平等。”
8月4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布了一份教育簡報,并發表了上述講話。他稱,疫情造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教育中斷”。
聯合國估計,疫情對全球超10億學生造成影響。孩子們面臨的風險還不止于此。《印度快報》指出,“疫情之下,印度的數字鴻溝延伸得又長又深,進一步將富人與窮人、技術擁有者與缺乏者分隔開……”
在印度法里達巴德,8年級學生Suchi Singh有3個兄弟姐妹,但家里只有一部手機。停課期間,4人只能輪流用手機上網課。這就意味著,總有人被迫曠課。對此,父親深感不安,但在他為養家糊口苦苦掙扎時,手機已成了“奢侈品”。
求學的路上,窮孩子們已被疫情“絆倒”。聯合國在8月發布的簡報中,提出了建議。簡報要求各國全面規劃學校復課;保障教育經費并協調應對影響;增強教育系統韌性;重塑教育,加快教與學的積極變革。
資料圖:當地時間2020年7月21日,在印度孟買,一名非政府組織的衛生工作志愿者穿著防護衣,戴著裝有熱掃描傳感器的智能頭盔,在居民區挨戶查看居民體溫。
病毒或在國與國之間“遷徙”
出現變異防范更難?
近期,多國通報發現新冠病毒發生了變異,引發廣泛關注。韓國8月10日稱,從境外輸入新冠病例中,發現3種影響傳染的“突刺蛋白”變異事例。但目前,病毒傳染力和毒性等是否出現變化,仍未可知。
此外,日本國立感染癥研究所日前指出,該國流行毒株發生少量堿基變異;6月末,俄羅斯專家也發現,該國傳播的新冠病毒發生了一些突變,但并未導致病毒的性狀發生重大變化。
事實上,新冠病毒發生變異的情況早已出現。
7月初,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科霍夫表示,2月就已發現新冠病毒D614G變異。有研究顯示,29%的新冠病毒樣本都出現了該變異。但目前,并無證據顯示,這一變異會導致更嚴重的病情。
那么,隨著北半球冬天迫近,疫情在該地區是否會“更糟糕”?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目前,南半球國家正處于冬季,包括智利、南非在內的國家,正在遭受流感、其他冬季流感病毒,以及新冠病毒的“夾擊”。
BBC稱,假設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北半球,那么北半球也將在冬季面臨嚴峻考驗。
當地時間8月6日,世衛組織稱,目前全球約有165種疫苗處于試驗階段,6種已處于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其中3種來自中國。(制圖:魏雷超 )
美國加州一位流行病學家拉里·布利連預測稱,未來3到4年,隨著病毒熱點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世界將持續與病毒作斗爭,所造成的影響或持續數十年。
不過,當疫苗和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投入大規模應用,布利連稱,人們將有望快速從疫情的“泥潭”中擺脫出來。
綜合來源:煙臺發布官方微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中國新聞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