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30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召開了一場專門針對中國議題的記者會,宣布了多條“對華制裁措施”。
▲特朗普資料圖
近日來,白宮一直在揚言要對中國展開所謂的制裁,特朗普的這場記者會算是“靴子落地”。一些美國媒體認為,美方此舉將中美關系拉到了低點。而對于特朗普這場攻擊中國的“政治秀”,有四點我們毋庸置疑:
首先,這場記者會充斥著“fake news”(假新聞)。為了給所謂的“制裁中國”找到借口,美方羅列了一大堆理由,卻沒有一個能站得住腳。特朗普妄言涉港國安立法損害香港自由和自治,卻無視中國在香港貫徹“一國兩制”的堅定決心,也無視了香港主流民意對國安立法的普遍支持。特朗普指責中國“隱匿疫情并操縱世衛”則是老調重彈,借此“甩鍋”的意圖早已被世人識破。
其次,“制裁中國”的舉措最終將變成“懲罰美國”。過去十年,在所有貿易伙伴中,美國從中國香港賺取的貿易順差是最高的。美國取消對香港的優惠待遇,首當其沖的便是美國在香港的8.5萬名公民和1300多家企業。終止與世衛的關系,將削弱世衛應對新冠等全球衛生問題的能力,美國最終也難以獨善其身,對美國可以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而暫停部分中國學生入境,則將重創美方自我標榜的開放自由等理念,美國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將黯然失色。
第三,美國的施壓行動根本壓不垮中國。美國政府向來喜歡搞“極限施壓”和“恫嚇外交”,但是中國絕對不會在壓力下屈服。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近日多次明確表示:“如果美方執意損害中方利益,中方必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堅決回擊。”就連美國助理國務卿史迪威也承認,美方的施壓行動不大可能影響中國推動涉港安全立法的決心。
第四,白宮的對華政策已經完全被大選綁架。受疫情肆虐和經濟衰退影響,特朗普的連任之路面臨苦戰。“比拜登對華更強硬”成了特朗普陣營的最后一張牌。白宮近來一直在渲染“中國威脅”,尋求在涉華議題上搞一些大新聞,企圖轉移美國民眾的注意力,并爭取到一些選民的支持。從日前發布對華強硬施壓的戰略,到如今宣布號稱“既有規模、又有力量”的對華制裁措施,白宮的種種舉動都充斥著選舉考量。
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經突破10萬,而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非洲裔美國人的死亡更是點燃了美國民眾的怒火。美國的當政者應該將更多的心思花在解決國內問題上,而不是老想著如何轉移國內矛盾、如何“踩著中國”贏得選舉。否則的話,不僅僅是“讓美國再次偉大”淪為空談,“讓美國保持偉大”也將化作泡影!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