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消費市場持續放緩,百貨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在消費結構升級、雙線融合不斷深化、新技術加速轉型的同時,新興百貨業態持續分流傳統百貨店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中國百貨發展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洗牌。
2019年,行業涌現了諸多新入局者,他們或創新模式,或整合資源,或構建生態,成功逆勢上揚,為2019年百貨發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一起看看2019年百貨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百貨行業迎新一輪洗牌 數字化、場景化成趨勢
近幾年,中國的百貨零售市場風云變幻,單說今年的閉店潮,就足以讓人唏噓不已。
今年4月,經營了29年,滿載北京居民回憶的長安商場于21日結束營業后閉門謝客。5月,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在中國線下門店完成清貨,正式退出中國市場。曾經的地標性高端商場——北京賽特于6月店址租約到期后不再續租。8月底,開在上海富人區的日本高端百貨高島屋正式撤離中國。在諸多百貨企業深陷管理困境的同時,也有不少企業不斷上下求索,尋求突圍之策。
當數字化經濟、消費經濟、服務經濟等成為國民經濟新潮流時,“數字化升級”和“全場景體驗”成為破局利器。
2019不得不說的百貨行業大事件,便是2月份蘇寧收購37家萬達百貨。這是蘇寧時尚百貨集團自組建以來的戰略級舉措。收購完成后,蘇寧將在萬達百貨多年積累的商業資源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商品規劃、雙線運營、市場、服務等職能,突破傳統百貨概念,建立 TOP 品牌對接機制,從數字化和體驗兩方面打造全新的百貨核心競爭力,為蘇寧的智慧零售“全場景”開啟一扇聚焦時尚和潮流的窗口。
重塑供應鏈 進一步精細化管理
零售業是產品、服務、體驗和效率的綜合競爭,歸根結底是供應鏈的比拼,誰能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發現和滿足消費需求,誰就能占得先機,這個道理放在百貨領域亦然。
長期以來,百貨業缺乏對商品的掌控能力,價格、渠道、供應鏈的管理往往在品牌商手中,因此,以百貨為主開展電商業務通常會舉步維艱,在這方面,蘇寧的做法為行業提供了一些思路:通過對零售業三要素用戶、商品、場景的智能化升級,對消費者、供應鏈和場景精細化運營實施全鏈條管控,從而實現商品和場景不斷向用戶靠近。
收購萬達百貨是蘇寧2019全場景零售布局的重要落子。收購后,蘇寧依托智慧零售能力及對于全國蘇寧廣場購物中心的運營經驗,從數字化和體驗等方面打造全新的百貨核心競爭力,補強百貨這一重要拼圖,進一步完善全場景、全品類布局。同時,這也是蘇寧業態融合創新的全新探索,同步整合了線下72家大型綜合廣場,包含原來37家萬達百貨,19家蘇寧易購(002024,股吧)廣場、16家蘇寧廣場。更名后,會員體系的打通,也使萬達百貨的老會員能夠暢享蘇寧易購全部權益。
此外,運用互聯網運作機制與大數據等前沿科技,蘇寧百貨將更多的生活場景、生活方式融入到百貨業當中,打造自帶IP的線上時尚、休閑與玩樂空間,全面整合各自營產業、百貨業態、休閑娛樂等生活配套設施,全力打造集吃喝玩樂購為一體的智慧零售廣場。
與此同時,蘇鮮生、蘇寧極物等豐富的成功業態及物流、金融等強大的產業資源都可以與百貨進行模塊化對接,交互創新,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體驗,讓無時不有的全場景變為可能。
在未來百貨業的融合創新中,以供應鏈為抓手,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平臺將越發占優勢。而在這場面向未來的賽跑中,擁有全場景、全渠道、全客群的蘇寧將助力百貨行業轉型升級,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優質的服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