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段思宇
根據日前國務院批復的福建省寧德市、龍巖市和浙江省寧波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以及甘肅省蘭州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三省四地區域金融改革正在有序推進中。
12月10日,在三省四地金融改革試驗區交流活動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工作已經成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兩大探索著力點,此次在三省四地開展區域金融改革新試點,是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形成錯位發展、各具特色的區域金融改革格局,更好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全國層面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改革進一步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寧波市地處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民營經濟發達、小微企業眾多;福建省寧德市、龍巖市屬革命老區,金融資源城鄉間、群體間分布不均衡的問題較為突出。國務院批復的改革方案要求,三市的普惠金融改革試驗要為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發展,支持貧困地區經濟文明和生態文明共同發展探索積累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蘭州新區是國務院批復設立的第五個國家級新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歐亞大陸橋的重要連接點。國務院批復的改革方案要求,試驗區要以綠色金融為抓手,引導社會資本向綠色產業、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流動,為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和西部欠發達地區及生態脆弱地區綠色金融創新發展積累新經驗、開辟新路徑。
在此之前,我國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區域金融改革試點地區通過先行先試積累了不少經驗。例如,在完善現代信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出臺配套支持政策等體制機制創新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實現數字化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務供給,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一級巡視員徐曉波說,為了進一步推進落實好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方案的落地實施,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國家政策引導和激勵作用,引導金融資源的水流向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例如引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增加有效長期資本供給,進一步豐富中小企業和三農的融資方式等;另一方面,健全普惠金融機構體系,發揮好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如大力發展一批地方性融資擔保機構和基金,推動建立重點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的省級再擔保機構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